close
最後開的花


▼精選書摘:書寫「物之哀」的小說家—談片山恭一最新長篇力作《最後開的花》

/文/佩特拉(日本文化觀察家)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中沒有寫出來的部份,都在這本書裡……

行至中年方遇到心愛的人,卻得立即面臨死別的考驗,這嚴酷的未來該如何面對?生與死,存在與虛無,這些我們青春期曾苦苦思索的主題,成年後又會轉變成怎樣一種體會和心境?

片山恭一長篇新作《最後開的花》處理的便是這樣深沉的主題。曾以《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引爆純愛風潮,片山恭一卻不滿足於此;《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中沒有寫出來的部分,終於藉由本書細細鋪陳。

* 描繪近代社會的複雜幽微

書中片山恭一以貼近自己的世代作為主角──年近四十的基金經理人永江、他的友人波佐間,以及罹患不治之症的大學同學由希。藉由三人交織出來的生命波濤,對照 911 事件、全球化風潮、科技與生命本質的辯證衝突等,描繪出近代社會的複雜幽微樣貌。作者從一九九九年便開始本書的創作,可說和《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結構系出同門,但本篇作品卻耗時五年多不斷改寫而成,在完成度和成熟度上,可以看到片山更上層樓的寫作功力與企圖心,也可以看到他對整個國際社會變化的懇切關注。

新作《最後開的花》以一群各自有人生難題的成年人為基礎,往上雕鑿出我們的世界所需面對的種種問題──人們該如何去面對事實的真相與本質?生與死是否對立?在社會一切以商業利益掛帥的前提下,所謂的「倫理」是否還存在?作者藉由主角永江和朋友波佐間的討論,書寫他對於世界和生命的認識與想法,深沉而令人動容。

* 藉由捨去,生命變得純粹無瑕

其中一段最受注目的場面是冬季山林裡兩人的談論,永江前往尋找不告而別、獨自登山失蹤的波久間。作者將兩人放置在一個極限的狀態、非日常的空間裡,創造出一個讓兩人談論生命存在意義的環境。在以嘻笑怒罵為生活日常基調的今日,一般人能夠認認真真談上正經話題的機會確實很少(或者該說我們都避於或昧於談論)。當我們讀到書前兩人對於資本主義、美元經濟的危機等等議題發表感想時,不禁對於作者觀察世界的脈動肅然起敬,然而他們在山上的一席對生命意義的紓發,卻又承繼了《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對於「生」之執著與「死」的狀態探究。片山確實是個深沉而認真的小說作者,不論是「眼前的和平,是由看不到的他人之恐懼和痛苦所成就」或是「藉由捨去,生命漸漸變得純粹無瑕」都令人思索良久。作為一個小說家對世界的關懷與誠懇,在字裡行間清楚透出。

*「物之哀」的書寫

片山在某次媒體訪談中曾經提到:「我所書寫的,是人的相聚與別離,也就是所謂的『物之哀』。也許會有人認為這很老氣,但是高中生對於《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的熱愛,或許應該說是對於平安時期開始就流淌於日本人血液中的感受性產生了共鳴吧!」

「物之哀」也就是對他者的感受。作者認為隔著「物」或者「情報」的人際關係,使得我們對於他人很少有真實感。他者就像是風景一般,存在被符號化,因而產生了宛如殺戮戰場般的社會。而現代人感嘆失去美好的生活方式,也正是因為對他者的感受性日漸稀薄所帶來的影響。而疾病或者瘋狂的功能,就是讓我們對他者的感受性敏銳起來。

這位曾經一邊當著補習班老師、一邊寫作小說的作者,不受《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的暢銷影響,依舊堅持自己的步調,寫自己想寫的小說;在愛與生與死之間,提供現世存在的軀體,一種面對永恆的可能。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此之謂「物之哀」。

轉錄自悅讀經典文化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