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現土耳其﹝一﹞東西文明撞擊出的魅力

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個國家像土耳其這般,既身處亞洲,又腳踏歐洲;既擁有東方身 分,又兼具深厚的西方文化底蘊;拉開歷史縱深,西台帝國、波斯帝國、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帝國、蒙古帝國、鄂圖曼帝國,還有基督教、伊斯蘭教更在這塊十 字路口般的土地上,輪番演出最精彩的歷史篇章。



博斯普魯斯海峽海水湯湯,群鷗飛舞,大大小小的世界各國船隻列隊等待通行。茫茫碧波中,兩岸盡是盡覽海峽美景的宮殿、清真寺、別墅、豪宅、頂級飯店,醒目 的朵馬巴切皇宮(Dolmabah岢 Sarayı,鄂圖曼蘇丹新皇宮)緊依水岸、615公尺長的白色大理石立面倒影在海面上,巴洛克式的繁複加上鄂圖曼的東方線條,兀自訴說著鄂圖曼土耳其帝 國勢力的消長。



世界上有水岸的城市何其多,像巴黎、羅馬、布達佩斯被河水一分為二的世界名城也不少,唯有伊斯坦堡是被大海切為兩半,海流強而急,海水深而黑。「博斯普魯 斯」跟土耳其語裡的「咽喉」是同一個字,可以這麼說,在土耳其人心目中象徵生命、歡樂和幸福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就是伊斯坦堡力量的來源,這條32公里長、 最寬處僅734公尺的世界級戰略性水道,連接了東方與西方,同時也隔開了亞洲與歐洲大陸。



千餘年來,博斯普魯斯海峽、黑海、馬爾馬拉海三面環繞的水域帶,帶給伊斯坦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定位,鄂圖曼帝國在極盛時期藉著這片水域通過黑海,把勢 力從巴爾幹半島直通維也納,令歐洲人聞風喪膽長達數個世紀。儘管鄂圖曼已隨著帝國崩解,過去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榮光早已煙消雲散,身為一座歷史名城,伊 斯坦堡依舊處處散發著那種東西文明所撞擊出來的魅力,歷經千餘年始終不減。



土耳其是唯一為基督教及伊斯蘭教先後選為首都的城市,也是唯一同時坐擁亞洲區和歐洲區的國都,那種因為宗教、種族、語言和地理環境所造成的城市雙重性格, 伊斯坦堡可以說是世界之最。當羅馬帝國於西元395年一分為二,君士坦丁大帝定都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堡)作為拜占庭帝國首都時,雖同為基督信仰,然 而宗教是東方正教,語言是希臘語,相較於西羅馬的天主教和拉丁語,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文化其實是融合東與西的混血文化。



西元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蘇丹麥何密特二世(Sultan Mehmet II)從博斯普魯斯海峽攻下固若金湯的君士坦丁堡,從此在文化、建築、宗教乃至生活、語言、習俗,都隨之產生驚天動地的變更和融合。這一次,君士坦丁堡更 名為突厥語的伊斯坦堡,城邦文化融進了游牧文化,歐洲人種混血亞洲人種,宗教則由基督信仰轉變成信奉真主阿拉的伊斯蘭教。



發現土耳其﹝二﹞阿拉與基督共聚一堂

坐落伊斯坦堡老城中心、兩兩相對的聖索菲亞教堂(Hagia Sophia)和藍色清真寺(Sultan Ahmet Camii)兩座偉大建築,適足以代表伊斯坦堡這種既衝突、又融合的雙重性格。查士丁尼大帝下令建造的聖索菲亞教堂,可以說是最能展現希臘東正教榮耀及東 羅馬帝國勢力的教堂,同時也是拜占庭建築的最高傑作,西元562年建成之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建築,高56公尺、直徑31公尺的大圓頂,歷經千年不墜。



九百年後,鄂圖曼蘇丹麥何密特二世實現了伊斯蘭教可蘭經中君士坦丁堡必將落入穆斯林之手的預言,並進一步下令將聖索菲這個基督教世界最重的據點改建為清真 寺,移走祭壇、基督教聖像和遺物、用石灰蓋掉馬賽克鑲嵌畫,代之以星月、可蘭經讀經台、往麥加朝拜的壁龕、增建伊斯蘭教宣禮塔,後來陸續增加名巴講道壇、 圓頂四周掛上書寫著阿拉真主、先知穆罕默德、阿里、胡笙名字的書法,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阿拉伯字…直到鄂圖曼帝國在20世紀初結束前,聖索菲亞一直都是鄂 圖曼帝國最重要的圖騰建築。



1932年,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將聖索菲亞改成博物館,長期被掩蓋住的馬賽克鑲嵌藝術瑰寶得以重見天日,聖索菲亞大圓頂下寫著「阿拉」和「穆罕默德」的栲栳大字,和更高處的《聖母子》馬賽克鑲嵌畫,自然地同聚一堂,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此共和了。



而與聖索菲亞相對而立的藍色清真寺,又是另一個宗教挑戰宗教,最終卻證明政治或宗教武功再浩大,最終都無法超越藝術成就的例子。在鄂圖曼帝國國勢達到顛峰 時,伊斯蘭世界最優秀的建築師錫南(Sinan)誓言要蓋出比聖索菲亞更偉大的清真寺,這個願望後來由他的弟子接續完成,清真寺是蓋起來了,就在聖索菲亞 對面,也是伊斯坦堡最大、最知名的清真寺。



然而論藝術成就,藍色清真寺只是錫南一生在伊斯蘭世界所蓋三百多座清真寺的延續;論巨大,其最大圓頂直徑27.5公尺、高43公尺,都比聖索菲亞教堂遜色。只是教堂與清真寺兩兩相對、巍然聳立的畫面,始終是幾世紀以來,伊斯坦堡最令遊客感興趣的話題。



發現土耳其﹝三﹞鄂圖曼的辛酸記憶

鄂圖曼盤據伊斯坦堡長達四百餘年,然而帝國崩解至今也將近一個世紀了,土耳其人似 乎仍在東與西之間,尋找一個足以支撐整個民族動力的新價值。曾著有《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一書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 (Orhan Pamuk)說道:「鄂圖曼帝國瓦解後,世界幾乎遺忘伊斯坦堡的存在…她對我而言一直是個廢墟之城,充滿帝國斜陽的憂傷…雖然西化和現代化的慾望強烈,但 最急切的願望似乎是擺脫衰亡帝國的辛酸記憶。」


說來難免感傷,在土耳其人亟欲西化,決心與腐敗的鄂圖曼一刀兩斷同時,要在伊斯坦堡城裡尋覓曾經輝煌的蛛絲馬跡,已經難以找尋;而皇室後代流亡英國,被禁 絕再踏入土耳其國土一步,只有老城裡、坐擁金角灣的托普卡匹宮(Topkapı Sarayı)和城區外圍、緊鄰博斯普魯斯海峽畔的朵瑪巴切宮,兩座新舊皇宮可供追憶。


鄂圖曼帝國最顛峰時疆土達到歐亞非三洲,從維也納到黑海、阿拉伯半島、北非埃及全在它的掌握之下,佔了世界六分之一的領土。老皇宮正是鄂圖曼強盛的象徵, 因為四百餘年歷史間,36位蘇丹(皇帝)中的半數都以托普卡匹宮為家,武功強盛時,蘇丹不僅在此運籌帷幄,決勝於萬里之外,其後宮的香豔及血腥傳奇,就連 莫札特的歌劇也要上演這齣以鄂圖曼後宮生活為場景的《後宮誘逃》。


老皇宮除了佔地廣闊、房間多如迷宮,老實說並沒有多麼驚人的偉大建築,不過裡面卻收藏了鄂圖曼累積幾百年基業的精華,以及在世界各地攻城掠地所取得的寶 藏。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寶物收藏室裡重達86克拉、世界第五大的鑽石,以及鑲了三顆大翡翠的托普卡匹匕首。至於新皇宮又是另一截然不同的風景,每個王朝帝 國在落幕前常有短暫的曇花一現,朵馬巴切皇宮正是典型代表,也為鄂圖曼最後的榮光帶來一絲絲的悲涼。它建於帝國國勢已沒落之際,更給帝國幾乎無法負荷的財 政壓力,1856年建成後,不到70年帝國便結束,這與同一時代、中國清末慈禧太后挪用建軍經費打造奢華的圓明園,頗有難兄難弟之嘆。


朵馬巴切皇宮借景博斯普魯斯海峽,為這座新皇宮帶來非凡的氣勢,嚴格來說遠遠超過鄂圖曼當時的國力了。首位入住的蘇丹 Abdülmecit 第一眼見到它,忍不住說:「這座皇宮太貴了,實在不該蓋得這麼華麗。」

新皇宮佔地7000公頃,有43間廳堂、70間浴室及285間房間。從行政翼的入口大廳到大使間的水晶階梯,立刻就給人「極盡奢華之能事」的印象,不但階 梯扶手柱全是水晶,頭頂上的水晶吊燈也重達一公噸,更有數座波西米亞立燈裝點。接著大使間金箔裝飾的天花板、陶磁花瓶以及地毯,也都是華麗無比。而謁見間 除了豔紅窗簾懾人目光外,入門兩旁的兩座紅色波西米亞水晶壁爐,是最精細的設計。


此外,擁有三面大窗的蘇丹浴池,讓蘇丹可以欣賞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美景。最後的高潮則是華麗得教人說不出話的大宴會廳,面積有1800平方公尺,共有56根 大大小小的柱子,還有一個直徑36公尺的大圓頂。圓頂正中央垂著重達4.5公噸的大水晶吊燈,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送的禮物,在當時,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大的 水晶吊燈。


發現土耳其﹝四﹞等待英雄尋找新價值

鄂圖曼帝國被推翻後,土耳其共和國第一位總統凱末爾就以此宮為官邸,1938年11月10日9點05分病逝於此,如今宮中每一座時鐘都凝結在這個時間。



凱末爾率領土耳其人抵抗外侮,打敗希臘軍隊,廢除不平等條約,宣布土耳其共和國正式成立。凱末爾創立共和國時一心西化,決心與輝煌腐敗的過去一刀兩斷。他 廢鄂圖曼文改拉丁字母,廢傳統服裝改西服,廢伊斯蘭法改憲法,保障男女平等,廣建學校、醫院,行政教分離、廢一夫多妻制等。土耳其人民尊稱他為「阿塔土耳 克」(Atat卣k),意思為「土耳其人之父」。



伊斯蘭教不崇拜偶像,但土耳其人崇拜凱末爾,即便70個年頭過去,不論大街或小巷,到處都可以看到凱末爾的肖像,或坐、或立、或隨著旗子飄盪在空中。一個 輝煌過的民族特別需要一位英雄,來喚醒他們血液裡曾經擁有過的光榮感,而凱末爾正是這位英雄。1923年,凱末爾把土耳其首都從伊斯坦堡遷都到安卡拉的同 時,也轉個身把背部對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托普卡匹皇宮和鄂圖曼清真寺,這意味著他宣示土耳其從此告別腐敗的鄂圖曼帝國,一個新的共和國就此在安卡拉重新出 發。



選擇位於安納托利亞(Anatolia)高原中部的安卡拉作為土耳其首都自有其更深沉的理由,不似伊斯坦堡一腳踩歐洲,一腳踏亞洲,整個安納托利亞高原可 以說是土耳其的心臟。歷史再往更久遠之前推移,幾個知名的古老文明,例如:西台帝國(Hittite)、弗里吉亞王國(Phrygia)都馳騁於此;人類 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小亞細亞文明」,便是指這塊區域,再加上這裡始終是古絲路必經通道,東、西方文化在這裡迸出精彩火花。凱末爾當年遷都安卡拉,頗 有向歷史找答案、向土地找新價值的意圖。



不論當年遷都的氣魄成不成功,安納托利亞這個心臟地帶,的確是土耳其人尋求慰藉的心靈故鄉。地大物博的安納托利亞是土耳其的大糧倉,大麥、小麥、馬鈴薯、 洋蔥…產量之豐,甚至足以供應歐洲和中東地區。其中以奇岩美景聞名於世的卡帕多起亞(Cappadocia)堪稱典型代表,那裡不僅有造物主在地表上留下 的雄奇,更有人類文明幾千年來在岩石底下雕鑿出的傳奇。


發現土耳其﹝五﹞卡帕多起亞的地底傳奇

數百萬年前,卡帕多起亞東西方兩座逾三千公尺的Erciyes及Hasan火山大 爆發,岩漿四溢,火山灰淹沒了整片卡帕多起亞;百萬年來,持續不斷的風化及雨水的沖刷,在大地刻劃出線條,軟土泥沙流逝,堅硬的玄武岩及石灰岩突兀地挺 立,或形成山谷,或磨出平滑潔白的石頭波浪,更留下奇妙的駱駝岩、香菇頭及仙人煙囪。



考古顯示,除了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足跡踏上這塊土地,從西元前1200年起,西台人、弗里吉亞人、波斯人、希臘人、阿拉伯人、突厥人,在岩石上、在地底 下,鑿出一段一段的歷史,東西文明在此衝擊,不同的文化沒有被湮沒,反而深化彼此,這種成就和自然的力量同樣神奇。那順著地勢開鑿、數量驚人的洞穴基督教 堂和壁畫,是卡帕多起亞的驚奇之一。基督教從萌芽起,卡帕多起亞就是最虔誠之地,不但有多位聖徒聖者出身此地,教堂、修道院、隱士修行所佈滿整個區域,先 知聖約翰等人更在此留下足跡。



在基督教還被視為異教的羅馬帝國時代,卡帕多起亞的地下洞穴正是躲避遭受迫害的最佳庇護所,其中又以葛勒梅(G宁eme)這個地方在基督教歷史上的地位最 為崇高。基督門徒聖保羅認為葛勒梅的環境適合訓練傳教士,所以選擇葛勒梅設立神學院,在4至9世紀間成了小亞細亞的信仰中心。葛勒梅地區的教堂約莫有30 座,由於是鑿開硬岩,大致只能以簡單的十字架、圓拱建築形式蓋教堂,而岩壁上的濕壁畫不僅記錄了一段段歷史,更是藝術上的傑作。如今葛勒梅規劃成一座露天 博物館,並納入世界遺產保護之列。



從這些濕壁畫不難看出一些歷史脈絡。以保存得最完整的黑暗教堂(Karanlık Kilise)為例,每一吋牆壁、圓頂滿滿布著舊約聖經故事,從《天使報佳音》、《基督誕生》、《基督少年時》,到《被猶大背叛》、《最後晚餐》、《耶穌 被釘在十字架上》,都是9世紀之後,拜占庭顛峰時期的畫風,人物、偶像恣意揮灑,毫無禁忌,加上教堂窗戶少,光線昏暗,壁畫不僅保存完整,而且色彩得以鮮 豔如昔。



但是蘋果教堂(Elmalı Kilise)、聖芭芭拉禮拜堂(Azize Barbara Şapeli)就不同了,雖然栩栩如生的聖經故事仍然是目光焦點,但仔細看,底下其實還有一層更原始的壁畫,那是西元725至842年阿拉伯人入侵後的禁 絕偶像崇拜時期,僅以紅色赭顏料畫上線條及幾何象徵圖案,來崇敬上帝。葛勒梅的意思是「讓你看不到」,藏身在洞穴社區中的基督徒不但躲過早期羅馬軍隊,也 躲過後來阿拉伯人的鐵騎。能讓敵人看不到,靠的就是在巨石中挖出教堂、住居和牲口豢養的洞穴社區,形成共居、共同生活的文化。



洞穴社區易守難攻,地下城(Yeraltı Şehri)更是令人嘆為觀止。不知從何時起,卡帕多起亞人所有地上的活動,包括豢養牲畜、釀酒、生活、教育,全都轉進地下,目前整個卡帕多起亞地區已知 的有36座。這是個複雜的生活機制,以最大的一座地下城來說,最深挖掘至地下15層,達地底35至40公尺,最多可容納1,5000人避難於此。而抵禦阿 拉伯軍隊的基督徒更巧妙地利用地下城:窄而複雜的通道只容一人進或出,垂直開口的通氣孔、循環系統可以讓最底層和最上層的空氣一樣清新,而利用槓桿原理推 動的兩噸重大圓石門,更是地下最堅固的堡壘…地下城許許多多不解的秘密讓它成為卡帕多起亞的另一個傳奇。






from MOOK 旅遊電子報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