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富元 插畫─江小A
即使是天縱英明,通用汽車靈魂人物、管理大師史隆也絕對想不到,在辭世後四十年,通用汽車北美分公司董事長會說,通用屬於藝術產業,他們的產品是「藝術、娛樂和行動雕塑,只是湊巧是交通工具。」
通用汽車化身藝術創意的案例,已經成為通例。BMW董事長聲稱他們不做汽車,做的是「展現車主對品質要求的移動藝術品。」
倫敦商學院和英國自來水公司破天荒設置常駐藝術家職位;消費性商品大廠聯合利華定期聘請畫家、詩人和漫畫家來啟發員工創意。耶魯大學醫學院規定,學生必須到學校的藝術中心培養觀察能力,因為懂畫的學生也善於辨認病情的微妙細節。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全球視野-競爭與合作 (1144)
- Jul 24 Mon 2006 17:50
搶手人才
- Jul 24 Mon 2006 17:45
走向台灣藍海
「大企業,小政府」時代來臨了!即使邦交國不超過30個,台灣企業卻踏遍200多個國家做生意,靠著布局全球的企圖心和營運實力,代替政府,延伸台灣影響力。在製造業外移的當口,台灣企業找到4種出路、找到台灣的藍海。
出路1:製造業靠服務升級
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藩籬逐漸在消失中。服務業開始學習製造業的資訊流與標準作業程序(SOP);而強調成本與生產線紀律的製造業,也反過頭來向服務業取經。
台灣製造業第一大的鴻海,從製造延伸到通路服務,協助客戶在自己的通路上銷售產品,並打出自有品牌富士康(Foxconn)主機板。「去年剛開始,每個客戶都很質疑鴻海的決心,」負責全球品牌與通路業務的富士康個人電腦事業群通路行銷事業處經理王文玉指出。但是今年的台北電腦展,富士康在101大樓的12間VIP會議室擠滿了來洽談的國外買主,有些客戶甚至於還要在會議室外排隊。
在過去,品牌客戶與代工廠之間的關係僅限於生產製造,代工廠鮮少介入品牌行銷和通路經營。但是鴻海董事長特助郭台成卻逆向操作,在2004年下半年開始籌備通路行銷事業處(CSD),找了一群非資訊背景的行銷人才來操盤。鴻海在山東煙台成立專屬通路行銷事業處的生產線與研發中心,並透過集團旗下的麗台、撼訊在美國與歐洲的通路網絡,開始在自己的通路幫客戶銷售代工的產品。「客戶只要專注品牌的經營,其他的事情都交給鴻海就好了,」王文玉強調。
- Jul 24 Mon 2006 17:39
個人 媒體世代來了
《數位時代》編譯=龐文真
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所提出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理論,在dotcom時代雖有過分濫用的傾向,卻也說明了網路時代的複雜環境,技術、營運模式和使用者經驗不斷狂亂改變的真實狀況。
目前網路正在醞釀的個人媒體革命,就和當初一九五○年代電視出現時所造成的大眾媒體革命般,影響了二十世紀後半整整五十年。電視是單向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盯著電視螢幕猛看;相反的,網路所造成的個人媒體卻是雙向的,我們不僅可互動,更被期待要互動、要參與。 部落格、討論群組和針對線上文章寫回應,處處都是參與的例子;過往的電視世代,觀眾根本很難參與,而現在則是,觀賞者根本不太可能只當個旁觀者。
部落格只是個人媒體世代的開始而已,往後會有更多快速創新的方式表達社會群體欲望,新形式的群組討論、新聞聚集和新聞接收將會接二連三產生,這就是創造性破壞威力所在,報紙、雜誌、和廣播電視業者將式微,新的挑戰者將會如雨後春筍般地跳出來。大者恆大?不見得。小而創新的個人或新公司也許馬上就會取得領先的地位,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 Jul 19 Wed 2006 14:08
完全解讀web2.0
![]() |
第一波網路革命已經結束,新一波Web熱潮正在蔓延,近年來「Web 2.0」這個名詞被炒得火熱,當你在Google輸入「Web 2.0」,你會得到2.1億個搜尋結果。那麼什麼是Web 2.0?為什麼它如此有魅力?這股風潮又會對商業運作或社會發展,帶來什麼樣的衝擊?且看《數位時代雙週》為你做最深入的分析報導!
《數位時代》撰文=盧諭緯 erice@bnext.com.tw
四月七日,台大第二學生會議中心的國際會議廳內座無虛席,連會場外大廳都聚集了不少人透過轉播聆聽演講,台上的講者是網路維基百科(Wikipedia)創辦人威爾斯(Jimmy Wales)。他表示,維基百科的成長,大大地衝擊過去詮釋資訊的主導權,在這個平台上,人人都可「發表、註解、分享、檢驗」資訊。
六月二日,在同一個場地,被視為台灣網路發展重要旗手,也是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舉辦了一場「迎接Web 2.0時代要做的事」公開演講,同樣吸引滿場人潮,「當年對網路及媒體關係的想像,我辦了《明日報》,但因為那時不懂現在談的Web 2.0概念,也沒有真正意識到群眾的力量會有多麼大,就把《明日報》給收了。但現在回頭看,那三億元的教訓,如果只有我學到就太可惜了,我們都必須再認真學習如何跟群眾對話。」
- Jul 17 Mon 2006 11:15
派遣工作機會
薪水不輸正式員工!6665個派遣機會等著你
派遣!新工作機會
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年代,找到工作,成了現代人的新難題。
但若能把握住一項新趨勢,你的工作機會就比別人多一倍。
派遣,就是這個成長快速的求職新管道,
- Jul 17 Mon 2006 11:03
平價超級電腦正接手我們的生活
平價超級電腦正接手我們的生活!
PC產業下一波成長新浪頭
過去運算核武,現在運算洋芋片製造流程,超級電腦成了台灣伺服器廠新希望,以泰安電腦為首,技嘉、英業達、廣達、華碩等公司正緊跟搶進。
文/曠文琪
- Jul 09 Sun 2006 09:23
Vblog
影音時代來臨 文字魅力遞減
影像化發展已經成為數位時代的主流趨勢,
而首當其衝的網路生態,更是在技術上推陳出新。
其中,開Vlog風潮之先的YoutTube,將可能成為下一個google。
- Jul 08 Sat 2006 14:47
從全球第10名變第1名
![]() |
企業購併、分割,必須從「營運平台」、「融資平台」、「策略平台」三方並進。 |
文/李宜萍
出處/管理雜誌第384期(2006年6月)
友達在一週之內購併廣輝,並將光碟機部門割捨給建興。幾天之後,BenQ將與西門子(Siemens)合併的手機丹麥研發中心,又割捨給摩托羅拉(Motorola),這種快速合併與分割的現象,董事長李焜耀被形容成「超人」——決策明快果決,超乎一般常人。
在企業搶攻全球市佔率,尋求最適組織時,合併、分割勢必加速,如何分析合併分割的成效,必須要有上位的策略思考。
寶來大中華資本市場總經理黃齊平分析,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快速合併、分割需要有「整合三種平台」的能力。
- Jul 08 Sat 2006 14:45
Old is New!
向古人學管理 曾國藩給企業經理人的7堂課 |
![]() |
在全球最大的彩色電視集團、大陸TCL總裁李東升的辦公室裡,有一本歷史人物的家書,被49歲的李東升,每天讀到連書本的邊邊角角都翹了起來,裡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親手筆記。
24年內,李東升從TCL最基層的工程師,爬上了集團總裁位置,甚至在2004年主導TCL,合併法國的阿爾卡特(Alcatel)與湯姆遜(Thomson)。
到底是誰的家書與傳記,可以讓李東升愛不釋手,悟出企業做大做強的管理哲學?
答案是,清末平定太平天國的湘軍統領曾國藩(1811∼1872年)。
- Jul 08 Sat 2006 14:33
一句話的魔力─職場溝通術
![]() |
「溝通有那麼要緊嗎?」「工作不就是把事情做好最重要嗎?」如果你現在還這麼想,那麼你離現代職場的工作核心就遠了。
美國電腦巨人IBM有個編號291111名為「六十分鐘裡的六十個點子」的內部文件,其中第三十五個點子就是敦促工作者要多學溝通。因為現代職場中,你學會溝通,工作起來就能比別人幸福,當然也會比別人傑出。往往只是一句話,就讓工作變得愉快,也成為職場升遷發展的關鍵。
本位主義擺一邊
溝通是一種專業,更是一種心態。明基電通電腦營銷總部總經理洪漢青回想自己剛入職場時,由於個性很急,總覺得大家的想法應該都和他一樣。「這樣做啊,Let’s go!」雖然他這樣說,結果發現大家都不動,「當時年輕嘛!思考比較不周詳,少幫別人想。」洪漢青後來了解別人未必和自己想的一樣,溝通必須先把自己的本位主義擺一邊。
「良好的溝通要以對方的角度談事情,不然花多少倍力量可能都沒用。」明基電通總經理李錫華頗欣賞年輕人赤裸裸地直接表達,然而他以多年的職場經驗建議,事前花時間做足溝通,之後做事才會順利。
- Jul 08 Sat 2006 14:32
5大關鍵 讓你二十年後依然是人才
5大關鍵 讓你二十年後依然是人才 |
![]() |
當職場趨勢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轉變為個人端的「終身就業」,該如何為自己的競爭力加分,讓老闆捨不得你走?
你是正在力爭上游的基層員工、公司的當紅炸子雞、中高階主管、還是即將退休的資深元老?
無論你身在哪一個階段,當職場趨勢已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轉變為個人端的「終身就業」,你必須時時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即使二十年後,依然是企業搶著要的人才。
綜合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奇異前任執行長威爾許的觀點,以及《日經商業週刊》的報導,以下五件事,是你為自己加分的關鍵思考:
- Jul 08 Sat 2006 14:23
如何做一個好的CD?
- Jun 19 Mon 2006 10:34
5大產業人力資源長:未來五年,誰最搶手?
![]() |
未來五年企業最需要怎樣的人才?這些人才應該具備何種技能和特質?掌握趨勢就掌握未來,30世代的你要如何在工作崗位上,持續積儲自己的專業、發揮自己的特質,成為該領域未來的搶手人才呢?
金融業:專案管理需求大
中央大學人資所所長林文政指出,金融業近年有大規模的變化,專案管理、風險控管、與客戶關係管理等人才需求增多。他分析到由於推出許多新產品,如現金卡、信用卡、保險等各種商品,因此需要個經、企經等不同事業群與通路整合。許多事務需要跨部門,因此專案管理人員需求增加。
科技業:產品設計人才難尋
惠悅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王伯松認為,科技業現今是利基市場,人才需求非常明確,核心為研發、設計等專業人才。 美感經濟時代到來,工業設計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明基電通數位時尚設計中心總監王千睿談到,在台灣走向品牌化之際,具創意、美感與文化內涵的工業設計人才非常缺乏,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每年需要的工業設計人才缺額甚多,都未能補足。
- Jun 19 Mon 2006 10:32
杜拜
杜拜系列報導2 世界因「帆船飯店」而認識杜拜 |
![]() |
政府:我們要蓋出杜拜的象徵
1990年初,杜拜政府決定要蓋一棟指標性的飯店,當做杜拜的象徵,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帆船飯店的背後原因。
負責帆船飯店室內設計的Khuan Chew(聯合事務所),記錄設計帆船飯店的過程,是選了沙漠的四大元素:火、水、土、空氣,來當做設計主調。動用40個室內設計師,花了10個月、畫了超過800張設計圖,共有67家家具公司、28家燈光設計公司合作,才有今天的帆船飯店。幾乎每一樣家具、地毯、地磚、燈具、窗戶,都是量身訂做的。進到這棟飯店,像進入一個大觀園。
而這五年來杜拜入境觀光客人數,從一年300多萬人,成長一倍到達600多萬人,預估2010年後還要再超過1000萬人。帆船飯店可以說是行銷杜拜的最大功臣。
設計師:帆船代表貿易精神
- Jun 19 Mon 2006 10:26
web 2.0
Web2.0時代 更個人化的網路內容上場 |
![]() |
「Web2.0」到底是什麼?它如何讓員工不到二十人的網站,創造出每個月兩千億的網頁瀏覽量?它為何能讓曾經泡沫化的網路產業,重現許久不見的投資盛況?
即將從大學畢業的政安,已經很少看報紙電視,但是打開電腦,卻已成為他回家的第一個習慣動作。他不只在網路上讀新聞,更愛到部落格上看看別人對於當天時事的看法。另一方面,他在自己的部落格寫下的心情日記,也常讓認識和不認識的網友們熱烈地在部落格上留言回應。
過幾週就要參加畢業典禮的他,和同學們還有一個更有趣的計劃。他們要一起將過去大學四年所拍的照片上傳到網路相簿,並貼上同樣的網路標籤(tag)共享,這樣就集合成一本另類的畢業紀念冊。
對於像政安這樣的網路世代,下載和閱讀已經不稀奇,上傳和分享才是網路最吸引他們的地方。而這種在網路上的新互動模式,也正在劃分出一個被名為「Web2.0」的新時代里程碑。
- Jun 19 Mon 2006 10:05
環遊世界
找回第一志願的人生 30歲前,環遊世界220天 |
![]() |
四年前,即將邁入30歲的蔡世鏗突然向友人宣布,他打算送給自己一個30歲的大禮物,辭去在建築事務所的建築設計工作,環遊世界一圈!
當時,大家都為他這個決定羨慕得不得了,所有的人也紛紛表示環遊世界是他們的夢想,蔡世鏗說:「那就跟我一起去環遊世界啊。」結果當然是沒有人附和,夢想歸夢想,一般人還是在現實中妥協。
跨出第一步就對了
但是,蔡世鏗真的付諸行動了。他開始上網查詢關於環遊世界這個夢想的可行性,發現想要環遊世界一圈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從一年的環球機票、歐洲旅行火車聯票,到每天吃住大約2000元台幣的估算,用半年時間環遊世界的花費也不過是60、70萬元,並非一般人想像中必須花費鉅款,他算了算工作近兩年的積蓄,決定開始朝夢想邁進。
每個世代在面臨30大關時,幾乎都有30情結作祟,蔡世鏗覺得男人在這一方面又更嚴重,過了30之後,必須全心發展事業,包括成家立業,他想趁著30歲之前,單身、還沒有太大包袱時,去完成環遊世界的夢想,「當時我覺得,如果在環遊世界的路上真的出了什麼意外的話,對不起的只有父母而已。」
- Jun 06 Tue 2006 10:24
3M
【Innovative Force創新企業】3M跨足網購業績亮眼 |
![]() |
眾所皆知,3M是一家致力開發創意產品的公司,各類日常用品一直是消費者生活中的好幫手。 但是這次,他們將創意因子植入商業模式,進軍網路購物市場……
《數位時代雙週》撰文=謝哲豪
談到3M,消費者聯想到的不外乎是「便利貼」、「無痕掛鉤」等實用的生活用品,但對該公司的經營應該是一知半解,大概只有業界人士,才會知道3M是一個產品開發和製造公司。不過,這件事情正在改變。
因應顧客需求而踏入
- May 24 Wed 2006 11:02
錢,衝刺!
由寬鬆貨幣政策、油元與新興國家暴富,所匯流而成的熱錢潮,正在全球四竄,推升資產價格,這是一場以全球為規模的財富重分配...
【文/林正峰】
它,無聲,無息,在全世界流竄,所到之處動輒引發金融市場的巨大波動。
- May 16 Tue 2006 15:23
知識民主、網路民主與國家控制
文/iThome (記者) 2006-05-15 |
有人說,因為「自由」讓維基百科在短短五年內累積出三百五十萬則內容,而正因為自由之故,維基百科也帶來了更多有關知識民主、創新工作模式和國家控制之間的爭議,頗值得我們玩味。 |
劉靜怡/臺灣大學國發所法律組專任副教授、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 維基百科(wikipedia)或許是這一兩年來,在網路世界已經廣為人知的網路民主生活模式進一步落實成「知識民主」的代表作。根據各方估計,目前這個網站所擁有的內容量,已經遠遠超過向來被當做百科全書權威象徵的「大英百科全書」,而且,各種不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內容,每天還在不斷增加當中。如果單純從傳統百科全書書寫編輯模式的觀點來看,短短五年內累積出三百五十萬則內容,幾乎是天方夜譚,然而,維基百科卻輕鬆達成了,有人說,因為「自由」這個關鍵因素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因而有以致之。但正因為自由之故,維基百科也帶來了更多有關知識民主、創新工作模式和國家控制之間的爭議,頗值得我們玩味。 |
- May 16 Tue 2006 15:22
Goolgle如何找人﹖
![]() |
Goolgle是全球工作者最嚮往的公司,它創造了21世紀最迷人的企業傳奇,吸引了全世界最頂尖的人才。從「選人」開始,Google就努力成為全球最有創意的公司,它用充滿創意的考題和不厭其煩的面試過程,尋找最適合去Google上班的人。2006年開始,Google「正式」進入台灣——所謂「正式」,指的就是Google台灣團隊的設立,不但是Google在亞洲重要的布局,也象徵台灣人才和全球人才一起走向全球競爭……
《數位時代雙週》採訪.撰文=龐文真
是呀,我和佩吉、布林(Larry Page and Sergey Brin,Google兩位創辦人)面試時,其中一位還是滑著滑板進來辦公室的!」
Google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回憶自己加入Google的過程,就像是一次又一次文化震撼洗禮,也讓他了解從「選人」開始,Google就努力成為全球最有創意的公司。 全球頂尖人才競爭,早就是科技產業最激烈的戰場。李開復表示,「這幾年Google在美國已經把頂尖優秀的人才幾乎都網羅齊了,接下來的目標則是在海外。」這就是為什麼Google陸續在海外設置工程研究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