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西班牙文好好玩 (2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06年12月16日
從西班牙塔拉戈納(Tarragona)火車站出發,一座座年代久遠的古蹟盡現眼前;我隨導遊走了不知多遠,由公元前218年羅馬人入侵,至伊斯蘭教、猶太人時期,中世紀,「近代」18、19世紀等,各時期的文物、建築都可看見,這個城市根本是與歷史共存。記者、攝影╱廖秀娟
塔拉戈納的羅馬劇場,可登高遠眺地中海海景,風景秀麗無比。
圖片: 1 / 1
 

塔拉戈納小檔案
為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塔拉戈納省的省會,瀕臨地中海。西元前218年被羅馬人占領。714年遭摩爾人洗劫後衰落。12世紀再臻繁榮,成為亞拉岡王國重鎮。現為海港、農貿市場和旅遊業中心。該城因保存了許多羅馬時期的建築物,2000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保護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05月26日
西班牙安達魯西亞(Andalucia),是座讓人迷走其中亦覺十分有趣的山城;像是薩克羅蒙特(Sacromonte)、隆達(Ronda)、米哈斯(Mijas)等,它們所呈現出的白色景觀、悠閒步調讓人深深著迷。若能再拜訪雪利酒原產地-赫雷斯(Jerez)、到塞維亞(Sevilla)欣賞佛朗明哥舞蹈、品嘗著名的伊伯利亞火腿……悠閒的、熱情的、美味的西班牙,便能一次享盡!報導╱吳永彬 攝影╱程世康
從薩克羅蒙特山上眺望美景。
圖片: 1 / 1
 


多年前,朋友從安達魯西亞遊歷回來,看他手拿一疊在山城拍照片,一臉陶醉,從那時開始我便心生嚮往;此刻,我站在安達魯西亞的山城中,終於明白朋友當天的心情!
安達魯西亞各地的紅瓦白屋,是吸引遊客目光的焦點,皎白的外牆是源自摩爾人(Moor)的傳統,有反射強烈陽光的作用。而位在安達魯西亞一望無際的原野上,以及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腳下的格拉那達(Granada),其半山腰的薩克羅蒙特區,過去是吉普賽人的大本營。昔日他們為了避暑多鑿洞而居,所以現在除了紅瓦白屋,還可見到不少空置的洞穴。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文找文

成立於西元2004年11月的臺灣與西班牙文化交流協會為一非營利組織社會團體,其總會設立於台北市。本會旨在促進建構與西班牙語(含拉丁美洲)文化地域之溝通橋樑,並以西班牙語文化地域之相關文化、藝術與政治經濟之交流、研究、調查與文化拓展為宗旨。

一、臺灣與西班牙文化交流協會概況成立於西元2004年11月的臺灣與西班牙文化交流協會為一非營利組織社會團體,其總會設立於台北市。本會旨在促進建構與西班牙語(含拉丁美洲)文化地域之溝通橋樑,並以西班牙語文化地域之相關文化、藝術與政治經濟之交流、研究、調查與文化拓展為宗旨。

主要發展事項如下:

1.蒐集西班牙語語言文化地域之各項文獻資料,建檔並提供諮詢服務。

 2.從事有關西班牙語語言文化地域之各項文化、藝術與政治、經濟之交流、研究、調查與文化拓展。

3.舉辦或參與國際間各項西班牙語文化交流之研討會、演講會、田野調查、及藝文交流等活動。

4.出版各類相關之研究成果與期刊。

5.接受委託進行相關西班牙語文化之各項研究。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朽的博爾赫斯


 

19998月是阿根廷文學大師豪爾赫·路易士·博爾赫斯誕辰100周年。阿根廷從3月開始為他舉行為期5個月的隆重紀念活動,儘管博爾赫斯生前讓人們忘掉他,不要在他死後回憶他。

 

  博爾赫斯是當代最有名望、最受讚譽的阿根廷小說家和詩人,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創始人之一,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 馬爾克斯齊名。博爾赫斯於1899824日出生在布宜諾賽勒斯一個有英國血統的律師家庭,其父愛好文學,寫過小說。傅爾赫斯從小就對英、美文學有濃厚的興趣,曾在英國的劍橋、瑞士的日內瓦受過教育,度過了美好的青年時代。1920年起開始寫詩,與當時歐洲的先鋒派文學發生共鳴,加入西班牙“極端主義”派詩人的行列。1921年回國從事寫作、講學和編輯刊物等活動。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布宜諾賽勒斯的熱情》,接著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和散文評論集等。直到1986年去世前,他仍是筆耕不輟,但圖書館工作是他的終身事業。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爾赫斯詩選

 

 

 

博爾赫斯(1900-1986),主要詩集有《布宜諾賽勒斯的熱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聖馬丁手冊》(1929)、《影子的頌歌》(1969)、《老虎的金黃》(1972)、《深邃的玫瑰》(1975)、《鐵皮》(1976)、《黑夜的故事》(1979)等。

 

蒙德維的亞 我的一生 愛的預感 月亮 失去的公園 分離 星期六 老虎的金黃 餘暉 詩藝 回來 葡萄酒之歌 局限 渥品尼亞的士兵 南方 迷宮 鏡子 斷章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根廷文學

 

作者:朱景冬 

 

 

 

    在拉丁美洲,阿根廷的文學比較發達,它受古代印第安文學和宗主國文學的影響較少,而受歐洲文學的影響較多。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美文學》

台大外文系教授張淑英網頁

全國最優秀的「西語文學」研究網頁。其「西語文學、文化研究資料庫」、「西語文學與電影」、「西書中譯」等部分都有非常用心的整理,雖然仍以西班牙文學為主,不過拉美文學部分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陳黎文學倉庫(感謝網友Formosana1熱情提供)

陳黎和張芬齡曾經是最早致力於翻譯拉丁美洲詩歌的台灣文學家,他們的網站有Pablo NerudaOctavio Paz的詩選,漢西對照,有些詩還附有Neruda的「原聲」,可以讓網友一親大師風範。

拉丁美洲文學

列出二十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當代文學家,內容有其生平簡介、代表作品等等。

西語散文計畫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丁美洲研究相關網頁

國外 JSTOR - The Scholarly Journal Archive 好用的資料庫。感謝大人提供。
國外 Argentina.com - Internet gratis 好用的資料庫。感謝大人提供。
國內 國際研究之區域研究「拉丁美洲研究」資訊站 眾多的相關連結,適合作為拉美研究的入口網站。由本所畢業學生Eusebio 所製作。
國內 中華民國外交部 拉美各國基本資料及與我國之外交資訊。
國外 Yahoo分類:拉美各報 [西文] 得知第一手的新聞資料。
國外 俄國拉丁美洲研究單位 [俄語+西文] 感謝卡門同學提供。請點選 Revista Iberoamericana (Ruso)
國外 Grolier Online [英文] 提供本校師生在家裏利用撥接或寬頻連結本資料庫。
學校 墨西哥自治大學

淡江大學姊妹校。

學校 哥斯黎加大學 政治學系 [西文]

淡江大學姊妹校。

學校 智利大學 [西文]

淡江大學姊妹校。

學校 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圖書館 [西文]

感謝Euse提供。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國世

ksho@pu.edu.tw

 

一、概論

1. 政治區分:

雖然對於位於美國以南的這片廣大土地定義分歧[1],但傳統而言,拉丁美洲是指從美、墨邊界的格蘭得河往南,一直到南美洲南端的好望角為止全長一萬多公里的大陸和沿海島嶼。整個拉丁美洲可分為四個部分: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島及南美洲。目前在拉丁美洲地區共有三十三個獨立國家。其中講西班牙語的國家在北美洲有墨西哥;在中美洲有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等六國;在加勒比海有古巴及多明尼加共和國;在南美洲有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烏拉圭及阿根廷等九國。屬於葡語及法語系的分別是巴西及海地;英語系等國家有位於中美洲的貝里斯以及其他位於加勒比海的牙買加、蘇利南、聖文森等諸國。此外,還包括散佈在加勒比海及南美洲東北部等屬於英、美、法、荷等國的十多處殖民地。

綜觀上述,拉丁美洲地區仍以講西班牙語的國家最多,這個地區也是中華民國邦交國最多的地區,其中西語系有八國,包括中美洲六國、多明尼加及巴拉圭。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l hombre que desembarcó en Buenos Aires en 1871 se llamaba Johannes Dahlmann y era pastor de la Iglesia evangélica; en 1939, uno de sus nietos, Juan Dahlmann, era secretario de una biblioteca municipal en la calle Córdoba y se sentía hondamente argentino. Su abuelo materno había sido aquel Francisco Flores, del 2 de infantería de línea, que murió en la frontera de Buenos Aires, lanceado por indios de Catriel: en la discordia de sus dos linajes, Juan Dahlmann (tal vez a impulso de la sangre germánica) eligió el de ese antepasado romántico, o de muerte romántica. Un estuche con el daguerrotipo de un hombre inexpresivo y barbado, una vieja espada, la dicha y el coraje de ciertas músicas, el hábito de estrofas del Martín Fierro, los años, el desgano y la soledad, fomentaron ese criollismo algo voluntario, pero nunca ostentoso. A costa de algunas privaciones, Dahlmann había logrado salvar el casco de una estancia en el Sur, que fue de los Flores: una de las costumbres de su memoria era la imagen de los eucaliptos balsámicos y de la larga casa rosada que alguna vez fue carmesí. Las tareas y acaso la indolencia lo retenían en la ciudad. Verano tras verano se contentaba con la idea abstracta de posesión y con la certidumbre de que su casa estaba esperándolo, en un sitio preciso de la llanura. En los últimos días de febrero de 1939, algo le aconteció.
Ciego a las culpas, el destino puede ser despiadado con las mínimas distracciones. Dahlmann había conseguido, esa tarde, un ejemplar descabalado de Las Mil y Una Noches de Weil, ávido de examinar ese hallazgo, no esperó que bajara el ascensor y subió con apuro las escaleras; algo en la oscuridad le rozó la frente, ¿un murciélago, un pájaro? En la cara de la mujer que le abrió la puerta vio grabado el horror, y la mano que se pasó por la frente salió roja de sangre. La arista de un batiente recién pintado que alguien se olvidó de cerrar le habría hecho esa herida. Dahlmann logró dormir, pero a la madrugada estaba despierto y desde aquella hora el sabor de todas las cosas fue atroz. La fiebre lo gastó y las ilustraciones de Las Mil y Una Noches sirvieron para decorar pasadillas. Amigos y parientes lo visitaban y con exagerada sonrisa le repetían que lo hallaban muy bien. Dahlmann los oía con una especie de débil estupor y le maravillaba que no supieran que estaba en el infierno. Ocho días pasaron, como ocho siglos. Una tarde, el médico habitual se presentó con un médico nuevo y lo condujeron a un sanatorio de la calle Ecuador, porque era indispensable sacarle una radiografía. Dahlmann, en el coche de plaza que los llevó, pensó que en una habitación que no fuera la suya podría, al fin, dormir. Se sintió feliz y conversador; en cuanto llegó, lo desvistieron; le raparon la cabeza, lo sujetaron con metales a una camilla, lo iluminaron hasta la ceguera y el vértigo, lo auscultaron y un hombre enmascarado le clavó una aguja en el brazo. Se despertó con náuseas, vendado, en una celda que tenía algo de pozo y, en los días y noches que siguieron a la operación pudo entender que apenas había estado, hasta entonces, en un arrabal del infierno. El hielo no dejaba en su boca el menor rastro de frescura. En esos días, Dahlmann minuciosamente se odió; odió su identidad, sus necesidades corporales, su humillación, la barba que le erizaba la cara. Sufrió con estoicismo las curaciones, que eran muy dolorosas, pero cuando el cirujano le dijo que había estado a punto de morir de una septicemia, Dahlmann se echó a llorar, condolido de su destino. Las miserias físicas y la incesante previsión de las malas noches no le habían dejado pensar en algo tan abstracto como la muerte. Otro día, el cirujano le dijo que estaba reponiéndose y que, muy pronto, podría ir a convalecer a la estancia. Increíblemente, el día prometido llegó.
A la realidad le gustan las simetrías y los leves anacronismos; Dahlmann había llegado al sanatorio en un coche de plaza y ahora un coche de plaza lo llevaba a Constitución. La primera frescura del otoño, después de la opresión del verano, era como un símbolo natural de su destino rescatado de la muerte y la fiebre. La ciudad, a las siete de la mañana, no había perdido ese aire de casa vieja que le infunde la noche; las calles eran como largos zaguanes, las plazas como patios. Dahlmann la reconocía con felicidad y con un principio de vértigo; unos segundos antes de que las registraran sus ojos, recordaba las esquinas, las carteleras, las modestas diferencias de Buenos Aires. En la luz amarilla del nuevo día, todas las cosas regresaban a él.
Nadie ignora que el Sur empieza del otro lado de Rivadavia. Dahlmann solía repetir que ello no es una convención y que quien atraviesa esa calle entra en un mundo más antiguo y más firme. Desde el coche buscaba entre la nueva edificación, la ventana de rejas, el llamador, el arco de 1a puerta, el zaguán, el íntimo patio.
En el hall de la estación advirtió que faltaban treinta minutos. Recordó bruscamente que en un café de la calle Brasil (a pocos metros de la casa de Yrigoyen) había un enorme gato que se dejaba acariciar por la gente, como una divinidad desdeñosa. Entró. Ahí estaba el gato, dormido. Pidió una taza de café, la endulzó lentamente, la probó (ese placer le había sido vedado en la clínica) y pensó, mientras alisaba el negro pelaje, que aquel contacto era ilusorio y que estaban como separados por un cristal, porque el hombre vive en el tiempo, en la sucesión, y el mágico animal, en la actualidad, en la eternidad del instante.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余华/文  余華/文

  这是一位退休的图书馆馆长、双目失明的老人、一位女士的丈夫、作家和诗人。  這是一位退休的圖書館館長、雙目失明的老人、一位女士的丈夫、作家和詩人。 就这样,晚年的博尔赫斯带着四重身份,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岸,开始其漂洋过海的短暂生涯,他的终点是日内瓦。就這樣,晚年的博爾赫斯帶著四重身份,離開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岸,開始其漂洋過海的短暫生涯,他的終點是日內瓦。 就像其他感到来日不多的老人一样,博尔赫斯也选择了落叶归根,他如愿以偿地死在了日内瓦。就像其他感到來日不多的老人一樣,博爾赫斯也選擇了落葉歸根,他如願以償地死在了日內瓦。 一年以后,他的遗孀接受了一位记者的采访。一年以後,他的遺孀接受了一位記者的採訪。
  玛丽娅·科达玛因为悲伤显得异常激动,记者在括号里这样写道:“整个采访中,她哭了三次。”然而有一次,科达玛笑了,她告诉记者:“我想我将会梦见他,就像我常常梦见我的父亲一样。密码很快就会出现,我们两人之间新的密码,需要等待……这是一个秘密。它刚刚到来……我与我父亲之间就有一个密码。”  瑪麗婭·科達瑪因為悲傷顯得異常激動,記者在括號裡這樣寫道:“整個採訪中,她哭了三次。”然而有一次,科達瑪笑了,她告訴記者:“我想我將會夢見他,就像我常常夢見我的父親一樣。密碼很快就會出現,我們兩人之間新的密碼,需要等待……這是一個秘密。它剛剛到來……我與我父親之間就有一個密碼。”
  作为一位作家,博尔赫斯与现实之间似乎也有一个密码,使迷恋他的读者在他生前,也在他死后都处于科达玛所说的“需要等待”之中,而且“这是一个秘密”。  作為一位作家,博爾赫斯與現實之間似乎也有一個密碼,使迷戀他的讀者在他生前,也在他死後都處於科達瑪所說的“需要等待”之中,而且“這是一個秘密”。 确实是一个秘密,很少有作家像博尔赫斯那样写作,当人们试图从他的作品中眺望现实时,能看到什么呢?確實是一個秘密,很少有作家像博爾赫斯那樣寫作,當人們試圖從他的作品中眺望現實時,能看到什麼呢? 他似乎生活在时间的长河里,他的叙述里转身离去的经常是一些古老的背影,来到的又是虚幻的声音,而现实只是昙花一现的景色。他似乎生活在時間的長河裡,他的敘述裡轉身離去的經常是一些古老的背影,來到的又是虛幻的聲音,而現實只是曇花一現的景色。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疑惑,从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到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之间出现过的那个名叫博尔赫斯的生命,是否真的如此短暂?於是就有了這樣的疑惑,從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到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之間出現過的那個名叫博爾赫斯的生命,是否真的如此短暫? 因为人们阅读中的博尔赫斯似乎有着历史一样的高龄,和源源不断的长寿。因為人們閱讀中的博爾赫斯似乎有著歷史一樣的高齡,和源源不斷的長壽。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影╱MOOK王思佳

與科里烏爾一樣,位於庇里牛斯山腳的貝比尼昂,與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從10世紀至17世紀時皆屬於加泰隆尼亞王國的一部分,其間的1276~1344年,曾是地中海小國馬約卡(Majorca)王國的大陸領土的首都。一直要到1659年庇里牛斯條約簽定之後,這一地區才成為法國的領土。

藝術、文化、甚至食物,有點中東色彩,摻點西班牙風味,讓這座法南城鎮呈現出相當不一樣的風貌。20世紀,畢卡索、米羅、馬諦斯、德朗和夏卡爾,皆在此處開創了繪畫的新型態,超現實派畫家達利因而稱貝比尼昂為「世界的中心」。

貝比尼昂位於法國往南歐的義大利和西班牙的主要道路上,由於經貿往來頻繁,是法國南北交通的樞紐。從舊城的結構,可以看出貝比尼昂曾是法國南部的軍事重地、邊境城市,歷來有多個國家民族覬覦,包括西班牙人、阿拉伯人、法蘭克人等,甚至到了二次世界大戰,法國的拿破崙也爭奪過此處。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並論《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

 

宋澤萊/文

 

1.魔幻寫實小說的種類不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淑英

 

西語及其他語系專家學者針對西語相關的論文研究也有幾近五十篇。[1]今年適值二十世紀一九六O-一九七O年代拉美文學所謂的「爆炸時期」 (boom) 與「魔幻寫實」(或稱「魔幻現實」)風潮大放異采屆四十年。[2]時間上的巧合推出以西語為主的「奇幻文學」專輯,頗覺意義深長。

 

相對而論,國內對西語文學(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仍然較其他各種外語文學來得陌生,因此本專輯有屬導論性質的綜合引介文章,期能提供讀者瞭解西語(拉美)文學的梗概;另外,則有學術論文針對特定作家和作品闡述分析。各篇論文不論在理論、作品文本、書目收集和研究方法上也都力求工夫琢磨。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RGES, JORGE LUIS - BUDISMO ZEN -

QUÉ ES EL BUDISMO -

EL DESPIERTO -

ESCRITURA -

 

 

Al Este de Borges (II)*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影╱MOOK王思佳

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南部Pyrénées Orientales省的耀眼陽光和原野自然,吸引了不少追求原創性和異國風味的藝術家,如畢卡索、夏卡爾,特別是馬諦斯、德朗(Derain)等野獸派畫家。

馬諦斯稱此處是「在法國,沒有一處的天空像科里烏爾這麼藍…我只要拉上房間的百葉窗,眼前就擁有地中海的所有色彩。」,小小的科里烏爾就這樣在現代藝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能夠複製真實畫面的相機誕生之後,原以摸擬實物的畫家頓失憑恃,他們必須找尋另一條路,藉由畫面傳達心中的想法,1905年,這些畫家在這地中海岸邊的加泰隆尼亞小漁村,找到了屬於野獸派的獨特畫風,明亮的採光下,平塗的飽合色彩、俐落的輪廓線條、大膽的節奏感。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羅門說:普天之下並無新
           事。正如柏拉圖闡述一切知識均
           為回憶;所羅門也有一句名言:
           一切新奇事物只是忘卻。
           法蘭西斯·培根:《隨筆》,58

  1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認為“知識就是力量”,被馬克思譽為“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文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五十八篇短文組成的《隨筆》。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nología de Jorge Luis Borges

Jorge Luis Borges en La BitBlioteca

1899. Borges nace el 24 de agosto en Buenos Aires, hijo de Jorge Guillermo Borges y Leonor Acevedo.

1922. Fundación de la revista de vanguardia Proa.

1923. Su primer libro de poemas, Fervor de Buenos Aires, que reeditaría con correcciones en sus Obras completas. Son años vanguardistas del grupo Martín Fierro (donde estaba, entre otros, el poeta Oliverio Girondo) y la influencia del ultraísmo español, con el que Borges se había contactado en 1919 durante un viaje de su familia a España.

1925. Edición del libro de poemas Luna de enfrente y del conjunto de ensayos Inquisiciones.

1926. Publica El tamaño de mi esperanza, el segundo de los tres volúmenes de ensayos de los que renegaría y eliminaría de las Obras completas.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


El inmortal
(El Aleph (1949)

      Solomon saith: There is no new thing upon the earth. So that as Plato had an imagination, that all knowledge was but remembrance; so Solomon given his sentence, that all novelty is but oblivion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淳傑/文

 

豪爾赫.路易斯.波赫士,1899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文利斯。父親名豪爾赫.基耶爾莫.波赫士曾在一所師範語言學校任心理學教授,也是一位律師兼作家。母親叫雷歐諾.阿西貝多.蘇瓦雷茲。祖父叫法蘭西斯科.波赫士.拉菲努,是位軍人,出生於烏拉圭的蒙特維多,死於「拉貝爾德」戰役。祖母是英國人,名叫法蘭西絲.安.赫胥特,外祖公是阿根廷人,名叫伊西多羅.阿西貝多.拉布里達,外祖母是烏拉圭人,名叫雷歐諾.蘇瓦雷茲.阿耶多。由於祖父母的緣故,波赫士的家人以西班牙文和英文兩種語言溝通,因此波赫士幼年即立志成為一位作家,七歲時寫下一篇短篇故事-「命運的盔甲」,八歲即翻譯英國文學家奧斯卡.王爾德的「快樂王子」,刊登在報紙上。早年浸淫在自家圖書館裡,咀嚼歐、美文學大師的文字精華,例如:狄更斯、基卜林、馬克吐溫、格林兄弟、塞凡提斯、席德之歌等皆在涉獵之列。幼年時期對鏡子及人們在嘉年華會所戴的面具心懷畏懼,因此在往後的文章中,一再重複也出現「鏡子」、「玻璃」、「菱形玻璃」、「稜鏡」等字眼,且常用以象徵人意志不清、頭昏眼花時的情況;不過他對老虎卻情有獨鍾。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拉丁美洲出現了「地域小說」,該類小說以探討拉丁美洲地區的社會問題為主。到了三0年代,該類小說達到了最高峰,在這同時,另有一些作家試圖尋求突破,找尋其他的寫作題材,這類作家中以阿根廷作家馬西多紐.費南迪茲(Macedonio Fernández, 18741952)及羅伯.阿爾特(Roberto Arlt, 19001942)為開路先鋒代表人物,他們的作品以所敍述的事件為主角,人物反倒成了配角。一般人咸認此類新小說受到肯定的時間應是在一九四0年代,當時的確是出現了一批非常傑出的小說家,當中較傑出的有璜.卡洛斯.歐內提(Juan Carlos Onetti)的「無人之地」(Tierra de nadie,1941)及「今天晚上」(Para esta noche,1943),波赫士的「虛幻故事」(Ficciones,1944)及「阿萊夫」(Aleph,1946),阿斯圖里亞斯(Miguel Angel Asturias,一九六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總統先生」(El Señor Presidente,1946),埃爾內斯托.薩瓦托(Ernesto Sábato)的「隧道」El Túnel, 1948),阿萊霍.卡彭鐵爾(Alejo Carpentiel)的「這個世界的領土」(El reino de este mundo,1949)及歐內提的「短暫的人生」(La vida breve, 1950),這些作家當中,又以波赫士最具代表性。

波赫士雖然不像阿斯圖里亞斯一樣得過諾貝爾獎文學獎,不過正如卡布列拉.因芳德(Cabrera Infante)於一九七一年接受記者訪問所說的「目前沒有一位拉丁美洲作家可以把波赫士的影響非棄在他的寫作風格之外。」作看之下,此言似乎言過其實,不過波赫士的確對拉丁美洲的作家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波赫士曾經得過無數的文學獎(國內及國外),各也頒給他各種不同的榮譽勛章、各大學頒贈給他不可勝數的榮譽博士學位,這些「豐功偉績」,在在顯示出他在阿根廷、拉丁美洲,甚至世界文壇所佔的地位。

波赫士可以說是二十世紀阿根廷文壇的代表人物。無可諱言的,他是阿根廷最傑出的作家,他不僅在該國內,甚至海內外皆享有盛名。他寫作經常是以「文學來解釋文學」,一位作家想要達此境界非得對世界文壇的文學作品有過透徹的研究,才得竟其功。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