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佩孚是第一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中國人,被稱之為“20年代最有希望統一中國的軍閥”。


1921年,德國駐華公使的千金露娜正值妙齡,金發碧眼,千嬌百媚,​​對北洋直系軍閥首領吳佩孚無限仰慕,就直接寫信向吳佩孚求婚。吳佩孚便在此情書上揮毫批出四個大字“老妻尚在!”。拒絕堅定,絕不拖泥帶水。
 
以老妻拒洋妞,吳佩孚的這等情懷,遍觀時下,有幾人能比?
 
吳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東蓬萊北溝吳家村人,一說是,蓬萊縣城人,祖籍江蘇常州。
 
大人物臨世總會弄出些異樣動靜,吳佩孚生於一個小雜貨店主家庭,其母張氏有娠時,其父吳可成夢見戚繼光到家,為表示對英雄的景仰,便以戚繼光的字“佩玉”為此子取名佩孚,字子玉。
 
大概戚繼光這個標杆在吳佩孚心目中還不夠高,終吳佩孚一生,他常常自比岳飛、關公。日後,他領軍南征北戰時,填詞《滿江紅·登蓬萊閣》,譜成全軍軍歌,激勵士氣。全詞如下:
 
北望滿洲,渤海中,風浪大作。
 
想當年,吉黑遼沈,人民安樂。
 
長白山前設藩籬,黑龍江畔列城郭。
 
到如今,倭寇任縱橫,風雲惡!
 
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權墮!
 
嘆江山如故,夷族錯落。
 
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復舊山河,
 
卻歸來,永作蓬山遊,念彌陀!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發生了一場嚴重“撞曲”的故事。
 
開幕式上,當中國體育代表團進場時,場內響起了解放軍軍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旋律,可沒想到的是,等中國台北代表團入場時,響起的也是這個旋律。很多中國人都吃驚地問:為什麼會用解放軍軍歌作為中國台北的入場進行曲呢?
 
後來美國人解釋說,這是一首很古老的西方軍歌,早就在中國流傳。兩岸官員回去仔細查證之後,這才知道此曲原名《德皇威廉練兵曲》,是一首普魯士軍歌。早在19世紀清政府練新軍時,湖廣總督張之洞就用此曲填詞作為隊列歌曲《大帥練兵歌》:朝廷欲將太平大局保,大帥統領遵旨練新操等等,民國後,北洋軍閥各派系軍隊、國民革命軍、新軍閥軍隊,都用此曲填入新詞成為軍歌,一直到後來的八路軍、解放軍,這個曲子被中國軍隊廣泛使用。
 
吳佩孚的《滿江紅·登蓬萊閣》比起拿來主義的《大帥練兵歌》,風雅的不知要甩掉後者幾條街。
 
吳佩孚6歲入私塾,不幸的是,在他14歲時,父親病故,家境頓入貧寒,吳佩孚幾近輟學。為籌集上學的銀子,吳佩孚虛報年齡為16歲——當時徵兵不要未成年人的,到山東登州水師營當了學兵。水師營要求學兵每隔5天集訓1天,每月發餉二兩四錢白銀。吳佩孚自此開始了半兵半讀的生活。吳佩孚其間拜登州府名儒李丕春為師。
 
正是受名儒的熏陶,日後,吳佩孚在大老粗扎堆的北洋軍閥裡,不但儒雅風度無人能比,更是操守品行無人比肩。
 
吳佩孚曾撰寫一對聯,以表心志:“得意時,清白乃心,不納妾,不積金錢,飲酒賦詩,猶是書生本色;失敗後,倔犟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園搶壁,真個解甲歸田。”
 
終其一生,吳佩孚言行一致,對自己的誓言踐行到底。
 
擇一人而終老。北洋權貴人物,袁世凱、曹錕、張作霖個個三妻四妾。吳佩孚自比關公,想做一個道德完善的真君子。他三十開外才娶結髮妻子李氏,後,難拗母親堅持納妾張佩蘭,才順從。但,吳對兩位夫人排得很正。李氏病故後,吳佩孚再未納妾,與張佩蘭相伴一生,從不拈花惹草。吳佩孚年輕時就寫過:“率性而節欲,可庶幾於聖賢;縱慾而滅性,則近於禽獸。”這道理說得簡明形象,想當聖賢,就要節制性慾,否則,就是禽獸!一個人一時禁色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吳佩孚做到了。
 
北宋宰相王安石一輩子不納妾,其妻卻勸其納妾,王再三拒絕。後,夫人直接單刀直入,把一妙齡少女安置其屋內。王安石歸來後,見此美女,說,夫人不在這裡,你在這裡做什麼。

要是換了別的男人,還不是心花怒放地笑納,再大大為夫人點贊。
 
古人認為一個男人生平無二色,如果並不是懼內,而是主動這麼做,不但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反而是盛德。而現在,男人們出軌都出得理直氣壯,氣宇軒昂。
 
清廉自律。吳佩孚自比關羽、岳飛,對貪官污吏向來痛恨,雖農家出身,但一生不置產、不貪污、不索賄、不受賄,廉潔自律、衣食儉樸,難能可貴。吳佩孚一生飲食起居簡單,吃麵食、米飯,每餐只喝少許山東黃酒和紹興酒。 1924年,從英國留學歸國的錢昌照,曾記述與吳佩孚初次見面的情景:吳穿布衣布鞋,白薯屑落了一身,招呼錢一起吃烤白薯,還大談自己的做人哲學。
 
吳佩孚失勢後,竟無錢糧安身,吳佩孚1932年10月離開成都後,到北京衣食住都無著落,張學良贈其一大宅子北京什錦花園,這才算安居下來,後,又靠張學良資助維持生計。後因“西安事變”張學良被囚,吳佩孚的生計又陷困境。此後吳靠偽京津衛戍司令齊燮元接濟,掛個有名無實的“顧問”,每月領“車馬費”數千元。齊燮元原是他部下,吳佩孚接受這一照顧,可作“袍澤之誼”,但無絲毫賣國之嫌。

吳佩孚的書法

拒絕裙帶。吳佩孚當權後,前來跑官要官買官的親朋好友絡繹不絕。一次他親下手諭:“天、孚、道、雲、龍五世永不敘用”,這5個字都是蓬萊吳姓一系,一道手諭將自家親戚攀附之路全堵死。
 
吳佩孚有個老同學在別處多次當官,幾次貪贓枉法被被免職了,便到吳佩孚處求官。那天,吳佩孚不在,便寫了個條子要求到河南當個縣令。吳佩孚見到條子,提筆批道:“豫民何辜?”意思是河南老百姓有什麼罪過?要你來害他們?
 
吳佩孚有個老同事無能,吳給他安排了一個有職無權的閒差,整天無所事事。此人無聊之餘,想過過有職有權的癮,便毛遂自薦,寫下軍令狀,要求吳給他10萬大軍,保證平定南方革命黨人,“然後釋甲歸田,以種樹自娛” 。吳佩孚知道這傢伙是紙上談兵式的蠢貨,怎能賦予大任!就在軍令狀上批道:“先去種樹”,羞得這小子再不吭聲。
 
不過,也有“例外”。吳佩孚當兵是個勤務,一日,吳佩孚為巡警營幕僚郭梁丞送一份公文,發現郭錯用了一個典故,郭才得知吳佩孚是個秀才,遂與吳佩孚結為把兄弟。郭慧眼識才便拉關係走後門,推薦吳到保定武備學堂做了士官生,吳自此有了事業的起點。吳佩孚飽讀四書五經,深知知恩圖報。飛黃騰達後,念念不忘知遇之恩。在洛陽大帥府,除接待曹錕使者外,所有中外賓客吳佩孚一律不親自迎送,唯獨對郭禮遇有加,始終不渝。郭有煙癮,吳有禁令,但特下手諭:“只許郭公過癮,不准僚屬破戒。”郭偶爾害病,吳衣不解帶親自服侍。後來,郭想衣錦還鄉,吳保舉郭做山東鹽運使,嫌官小,郭鬧了脾氣,說:“難道我就不夠當一任省長嗎?”於是,吳又保薦郭做省長。郭繼續“開價”:“我不做省長則已,要做就在山東本省露臉,這才光宗耀祖。”當吳大費周折為其謀到山東省長之位時,郭已沈痾不起,不久即撒手離世。吳死後,吳佩孚親撰輓聯:“公而忘私,國而忘家,棄下老母孤兒,有我完全負責任;義則為師,情則為友,嗣後軍謀邦政,無君誰與共商量。”其為人可見一斑。
 
吳佩孚的國格。辛亥革命不久,一些議員們居然商議要拆除紫禁城三大殿,在其墟基上另建議會大廈。遠在洛陽的吳佩孚聽到後拍案大罵:“這群蠢豬!“馬上命令部下直接把一封電報拍給大總統、總理、內務總長、財政總長。電文中有:“何忍以數百年之故宮供數人中飽之資乎?務希毅力惟一保存此大地百國之瑰寶。無任欣幸,盼禱之至!”很快,各地各報刊載了吳的通電,頌揚吳大帥。 “保存此大地百國之瑰寶”的嚴正呼籲與全國人民的同聲反對,議員們終於放棄了拆除故宮的念頭,故宮三大殿躲過了滅頂之災。要不是吳大帥,故宮早已灰飛煙滅,北京也就早早丟了魂兒。
 
1924年兵敗後,有人建議吳佩孚逃入天津租界,他厲聲斥之:“堂堂軍官,托庇外人,有傷國體,烏可為者!”到了漢口,日本人探詢他是否願遊日本,吳佩孚回答:“我連租界都不住,談何去日本!”
 
被奉系打敗後的1925年,英美等國銀行表示,願意借款給吳佩孚,並且不需要抵押,支持他東山再起,結果被他斷然拒絕。此前在洛陽時,蘇聯要扶植他為中國王,他也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之後,蘇聯才轉而扶持有理想無實力的孫中山。
 
1927年,被北伐軍打敗逃到四川後,日本第一遣外艦隊司令荒城二郎少將派特務機關長與吳接觸,表示日方可資助步槍十萬支、機槍二千挺、大砲五百門、子彈若干,此外並助款百萬,幫助吳佩孚東山再起,被嚴辭拒絕。他對日本人的回答是: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事,用不著外人插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扶植溥儀搞偽滿洲國,他立即通電反對;吳曾怒責張學良:“為何不打?”張說:“實力不足,打不過。”吳說:“現在我來了,實力就足了!軍人最大的實力,便是一個死字!”
 
他寫詩批評張學良:“棋枰未定輸全局,宇宙猶存待罪身。醇酒婦人終短氣,千秋誰諒信陵君。”詩中“醇酒婦人”是指當時傳言“九一八”前夜,張學良正與電影明星胡蝶跳舞。

吳佩孚的畫

1935年,日本侵略者策動漢奸搞華北自治,請吳佩孚做“華北王”,吳佩孚憤然道:“自治者,自亂也。”理直氣壯地加以拒絕。他寫了一首詩:“國恥傳來空有恨,百戰愧無國際功。無淚落時人落淚,歌聲高處哭聲高。”表達了他的慘痛心情。
 
1939年底,吳佩孚吃羊肉餃子時,肉骨頭渣子卡在牙縫裡,疼痛異常,幾天后越來越重,危及生命。家人請德國醫生診斷,認為必須住院手術,並讓其家人趕快送往東交民巷德國醫院。但吳素有“不入租界”的誓言,德國醫生只好嘆息而去。
 
家人著急,吳妻欲勸他去德國醫院時,吳卻先開口到:“你我夫妻一場,我的心意你不能說不了解,倘若你趁我昏迷不醒之際,把我送到東交民巷,那我們就不是夫妻了!”
 
後請來日本醫生來家治療,手術當日,一刀下去,吳大帥頓時一聲慘叫,喉管開裂,血流如注,當晚氣絕而亡。終年66歲。
 
吳佩孚死後埋在京西一帶,墓地四周有鬆牆圍護,墓前立一石碑,上刻“孚威上將軍吳公之墓”,牆外立一塊“吳佩孚墓地”指示牌。據說,靈柩下葬時,吳佩孚手下一位叫喬林的師長,剃髮出家,在墓旁蓋兩間小屋做守墓居室,自命守墓人,長年居守。
 
喬和尚每天晨昏三叩首,早晚三炷香,口念佛經手敲木魚,為吳佩孚超度亡靈,直至1949年。
 
一位孤獨、貧困的老人,固執地默守著故主的一抔黃土,任憑春夏秋冬風雲變換,黑髮熬成白髮,這是一種怎樣的傳奇!

來源:藁高木(a63071256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