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誰幹掉了台灣的古象與犀牛?獵人?還是古全球變遷? - | |
96/04/24 | |
過去100萬年有超過一半時間水面比現在下降70公尺,使「台灣陸橋」露出海面,動物可自由來往兩岸。 | |
在台灣曾經發掘出台灣猛獁象和早坂中國犀的化石,這些大型哺乳動物,當年怎樣渡海來到台灣?又為何後來會滅絕? 由國科會與聯合報、公共電視、科學人雜誌、中廣公司、News98合辦、中央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承辦的「2007展望演講春季系列:明天過後—從環境變遷看地球生物的未來」,第一場由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魏國彥主講「誰幹掉了台灣的古象與犀牛?獵人?還是古全球變遷?」。 魏國彥指出,研究人員是1971年在台南左鎮首度發現犀牛化石,1984年正式發表報告並命名為「早坂中國犀」,左鎮後來又陸續發掘出劍齒象、台灣猛獁象、梅花鹿、台灣四不像鹿、野豬、虎等化石。 他說,封神榜中姜子牙騎的「四不像」確實存在,是頭像鹿、尾巴像驢、蹄像牛、背像駱駝的「駝鹿」,不過漢朝以後野外就沒有了,只圈養在皇家御花園內;後來被引進英國,但在大陸絕跡,前幾年大陸又引回繁殖,就是台北市立動物園展示的「大衛神父鹿」。 除左鎮外,澎湖漁民拖網捕魚時,也常撈到大型化石,包括古菱齒象、鹿、麂、四不像、水牛、野豬、棕熊、鬣狗、虎、貉、鯨及晚期智人等,估計距今約兩萬到三萬年物種。 這些動物如何從亞洲大陸跨海而來?魏國彥表示,台灣海峽大部分區域水深不到110公尺,上一次冰河期最冷約在2萬年前,當時高緯度陸地堆了3000多公尺的冰,這麼多水放在陸上,使海面下降120公尺,台灣海峽全部露出海面。 過去100萬年的大部分時間,海面也都比現在下降70公尺,所以台灣海峽較淺處會露出海面,形成「台灣陸橋」,動物可自在往來兩岸;但是天暖後,積冰融化,水面上升,來到台灣的動物就回不去了。 回不去的動物又為何會消失呢?魏國彥指出,在烏克蘭曾發現100多隻長毛象骨頭堆成的人類房舍,北美洲也在猛獁象化石附近找到箭矢;由於北美洲哺乳動物滅絕高峰在距今12000年到9000年之間,而Clovis印地安人在距今13000年前大量建立居住群,因此有學者推斷「人類就是兇手」。 但魏國彥認為「可能不是這樣」,他說北美洲動物絕滅有3種理論:人類獵殺、氣候變遷造成環境變化及人類遷入帶來超級傳染病。 魏國彥根據海底地殼岩心研究,發現南海過去2萬年間,從22℃上升到29℃,台灣東北的龜山島附近,則在距今13000年到8000年的5000年間,從23℃上升到26℃;這還是海洋,陸上氣溫上升更多。 他提出一種理論,就是若有A、B兩種生物,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區,全球暖化後,A比較不耐熱,就往北方或往山上跑,B還可以忍受,就留在原地,或遷移較慢,造成原來的生態系解體;已有研究發現,氣候暖化後,台灣的植物往高海拔移動,上移1500公尺,若換算為平地,就是幾千公里,也就是完全離開台灣。 有學者研究當年發掘犀牛化石現場的地層內花粉,發現不同年代的地層內,有不同植物存在,早期是海濱草原雜林,顯示當時氣候溫暖乾燥;可是過了某一界線,也就是過去幾千年期間,變成以松科為主的森林,與當年早坂中國犀生存的環境完全不同。 魏國彥說,《繽紛的生命》一書中提到,有一種絕滅型式叫「靜悄悄的多樣性大失血」,像厄瓜多爾的森林地內拉山谷,經過大規模森林開發後,很多原有生物突然消失了,沒有獵人,但生物就是不見了。 《繽紛的生命》還提出,生活在島嶼上的生物物種數目,與島嶼面積大小有關,當面積減少90%,物種就減少50%;美國的國家公園或生物保護區,也可看到類似情形。 因此,棲地縮小或破碎化,是生物絕滅非常重要的原因。以台灣而言,首先是氣候暖化使犀牛、象喜歡的低矮草原大量消失,生態系解體重組,棲地減少,不像其他小型動物較容易適應取代草原的森林環境,或是移動容易,可隨著草原往高山或北方遷移;再來是台灣海峽水面上升,台灣被隔離,棲地破碎化。 當然人類出現也是重要因素,魏國彥指出,溫度快速上升對生物是很大威脅,會使生物族群變小、必須遷徙,這種過程本來就是危險的瓶頸期;在生物努力設法撐過去時,又碰上人類的獵捕、破壞,結果造成猛獁象、早坂中國犀等大型動物無法度過瓶頸期而滅絕。 聯合報記者/李名揚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