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蓮願景 談蘇花高替代方案 |
鍾寶珠:花蓮永續向東看 沒海岸就沒觀光 --﹥ |
本報2007年5月8日台北訊,李育琴報導 推翻蘇花高帶動經濟的工業發展邏輯,環保聯盟花蓮分會會長鍾寶珠在「誰要蘇花高?」公聽會上,提出發展大眾運輸系統、恢復海岸風貌、提升原住民文化價值、培育軟體人才等,東部經濟發展因子,加強花東的競爭力。 鍾寶珠表示,花蓮一直喊窮,失業率高,但是事實上,過去幾年政府投資花蓮的經費,已經超過300億元,但是這些經費都與公路建設有關,由此可見,公路建設不等同於經濟發展。她指出台九線與台11線的拓寬,周邊民眾並未獲利,以及人口負成長的事實來證明。 花蓮未來的發展究竟要向西看,還是向東看?向西部看,以工業發展的思考邏輯,十大建設為花蓮帶來的花蓮港,帶來了砂石業、礦業、水泥業、造紙廠,數十年來,東沙北運造成海岸退縮。花蓮有了這些產業,為何失業率還是這麼高?她希望人們能夠向東看,看見花蓮在環太平洋資源帶國際舞台上的角色。 鍾寶珠提出4項花蓮發展的因子: 發展大眾運輸工具:台鐵已於8日推出傾斜式列車,花蓮到台北只需2個小時。民眾應想想,究竟什麼交通工具才能為花蓮帶來更多的客人?是10年後的6萬輛汽車,還是每小時一班,帶來上千人的火車?她也提出將車站轉型為旅客服務中心,發展花東地區的縱谷觀光策略。 恢復海岸風貌:美侖、光華工業區,不僅造成海岸退縮,如今大理石業也已萎縮,她認為花蓮沒有海岸就沒有觀光,經濟部應重新調整花蓮產業的發展方向。 提升原住民文化價值:目前遊客對於原住民的文化是消費性的,鍾寶珠指出,原住民文化的價值提升,不是一條高速公路可以做到。原住民部落、遺址,甚至南島語族的研究,都是讓人民學習以及發展國際觀光的機會。 培育景觀、軟體人才:花蓮的競爭力不在花蓮的消波塊、或財團進駐?#92;的高樓,花蓮的競爭力是其豐富的自然環境景觀,以及人文特色。培育景觀、軟體人才,讓原住民文化永續傳承,讓花蓮有機生活不讓高速公路破壞,這些才是花蓮的競爭力。 花蓮一直是台灣人眼中的後山,但是在原住民眼中,從奇萊山望去,東部美麗的地方,向著太平洋,向著前山,是前面。花蓮代表太魯閣族的帖喇‧尤道說,今後要採取不同的論述。西部人說:花蓮是後山,所以要開發;我們說:花蓮是前山,所以要保護。 她認為,蘇花高的興建漠視原住民基本法的存在,政府也為徵詢過原住民族,所有的工程問題、民眾參與問題,從來沒有向當地民眾提過。他認為,政府應投入更多資金,將現有污染產業提升,並且培養相關人才,發展人文與自然資源的特色,更要提升生活品質。他反對蘇花高這種複製式的經濟發展、反對蘇花高是唯一的經濟選項。 |
經建會「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規模不夠 --﹥ |
本報2007年5月8日台北訊,李育琴報導 在立法院永續會「誰要蘇花高?」公聽會上,「花蓮人究竟需要什麼?」是蘇花高興建議題另一項重要的討論內容。政府部門提出,花蓮未來的願景是蘇花高,而長期在花蓮生活的人士,則提出完全不同的圖像。 反對蘇花高的花蓮在地民眾表示,蘇花高興建後,預估每日帶來6萬輛車流、20萬的人潮,在經濟效益上,究竟對人口36萬、軍公教農民占95%的花蓮有什麼好處?95%的花蓮人,有什麼理由應該接受這6萬車潮帶來的市區停車問題、為什麼要犧牲新鮮的空氣、大山大水藍天,來換取西部的污染?他質疑,花蓮縣政府在2000年進行的民調,有8成民眾支持蘇花高,但民調的有效份數卻只有390份。 花蓮當地的報紙,每天都在說:蘇花高是花蓮人的希望。在花蓮居住兩年,準備拍攝紀錄片的導演蕭菊貞也表示,政府是否讓人民看到了花蓮的優勢,花蓮需要什麼,政府對外釋出「高速公路好,所有東西都會好」、「因為失業率高、所以要蘇花高」的迷思,在釋放訊息上不夠嚴謹,以傳播媒體慣用的手法,讓蘇花高議題落入是否題。 除了蘇花高,花蓮人可以有怎樣的選擇? 經建會張桂林處長表示,對於經濟發展,全台需有不同態樣的發展,不一定都採用相同的作法。以台灣來說,西部採用高科技的型態,而東部可採用觀光型態,在全球「樂活」的潮流趨勢下,對於破壞環境的產業,是不鼓勵的。在這樣的趨勢下,「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在今年3月20日由行政院核定,其中有46項重要工作項目,將降低東部的失業率,發展東部永續成長的願景,與法國普羅旺斯、澳洲黃金海岸媲美。 這項計畫的一年預算為50億元,計畫期程為9年,共約450億元的總預算。不過立委趙永清質疑這樣經費過低,跟蘇花高930億元比起來,明顯少?#92;多,張桂林表示,這樣的經費是以目前已經在執行的經費作規劃,而東部重要的觀光、醫療、教育等基礎建設,是不能等待的。 慈濟大學?#92;木柱教授則表示,一年50億元是現在在做的,花蓮要的不是這樣的規模。他認為興建蘇花高,花蓮到蘇澳通車時間僅減少30-40分鐘,在效益上不大。若說是為了運送當地的農產品、麻薯出去,事實上真正得利的不是農民,而是中間商。?#92;木柱說,根據雜誌調查,台灣居民最想留在家鄉的第一名,是花蓮。他認為政府應把花蓮的基礎建設弄好,否則花蓮人永遠處在邊緣。 |
國土政策自打嘴巴 交通政策違反常理 --﹥ |
本報2007年5月8日台北訊,李育琴、陳誼芩報導 總長86公里,預算930億元,需費時7年半興建的蘇花高,在行政院主張只要環評一過,蘇花高就會立刻興建下,引發的民間支持與達伐之聲高漲。立法院永續會委員賴幸媛認為,這是攸關全國的公共政策,卻未經過充分公開討論,且民眾獲取的資訊不足,究竟花東人需要什麼樣的願景,一條高速公路是否就等於經濟永續繁榮,蘇花高對東部環境破壞造成疑慮,不建蘇花高,其他的替代方案為何?昨(8)日在立法院舉行的公聽會,民間保育團體、學者、花蓮民眾、藝文界人士,以高分貝質疑政府國土開發政策自打嘴巴、交通政策無視全球推動大眾運輸趨勢,違背常理、忽視台灣環境惡化指標,此外,政策也未充分告知在地民眾、加入民眾參與。 蘇花高挑戰台灣環境本質 政府自賞嘴巴 台灣生態學會台北工作站主任廖本全,拿出經建會所提的「國土復育策略暨行動方案」及「國土復育條例」,指出蘇花高的興建明顯與政府政策相違背。政府一方面宣示,告訴人民這些土地不能侵犯的同時,卻把最具破壞性、衝擊最大的高速公路放在這樣的地方。 他指出,敏督利颱風與921大地震過後,經建會所提出的政策說:降低開發是唯一的路,保育利益大於開發,人與自然的關係應由人定勝天轉為順應自然,政策的考量應從當前性轉為永續性,經濟發展應朝向綠色經濟,資源的利用不該是無限制的開發,而應依循環境特色規劃與保育;然而,蘇花高經過17個環境敏感地帶,有些甚至必須列入國土復育促進地區,台灣政府一再挑戰台灣環境的本質,顯示出政府的自打嘴巴與身心分離。 廖本全說,國土復育條例草案,是政府對全體人民的承諾。把高速公路放在這個明訂危險、脆弱、很重要、不能侵犯的地方,是什麼道理?除了無知,就是「人定勝天」精神的再度展現。無知加上人定勝天,台灣將成為一條吞自己尾巴的蛇,自以為飽足,卻自食惡果。 視小客車為二氧化碳減量之道 違背常理 對於蘇花高對台灣地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響,交通部國工局提供書面資料表示,鐵路與小客車的CO2排放量相當,推展國道客運可有效降低東部陸地運輸系統之CO2排放量。 根據交通部《臺北與東部地區間運輸系統發展政策評估說明書》資料顯示,鐵路運輸每人每公里的排放量是96公克,小客車為106.5公克,大客車10.52公克。國工局因此做出,小客車CO2排放與鐵路運輸相當的結論。 這樣的數據和結論,引起多數人的質疑與撻伐,綠黨秘書長潘漢翰聲表示,在《不願面對的真相》一書中,鐵路、大客車與小客車的人均排放比例是1:0.5:1.25,美國環保署在2005年統計數字顯示,每輛小客車每公里的CO2排放量是590.4公克,除以5人約為120公克,可是蘇花高若興建,未來通行的小客車乘坐人數難道都是5個人嗎?未來蘇花高是否要實施高乘載管制? 潘漢翰聲提到,全世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都是鼓勵大眾運輸,並沒有高速公路可以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樣的說法,這是完全違背常理的。7日在立法院已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規定政府在法案通過的4年內,需提出交通部門的減量方案並實施。潘翰聲質疑,鼓勵小客車運輸的蘇花高興建7年半完成後,難道不用擔心溫室氣體減量法的規範? 交通部的交通運輸政策,落後世界潮流。師大環教所教授周儒表示,瑞典政府為削減二氧化碳排放,將在國會中提案,把過去公路建設與鐵路建設的預算比2:1,調整為1:2,就是為了因應全球暖化的問題。反思台灣政府的交通政策,完全是用20世紀的思維,在面對21世紀的環境。 細部地質情況未明 低估颱風地震風險 蘇花高經過3種不同的地層,廬山層、南蘇澳層、大南澳片岩,地質學家李思根教授表示,其地質複雜程度與施工風險遠超過雪山隧道。 中央地質調查所提出,此地的大南澳片岩是最堅硬、最老的地層,但李思根表示,越硬的岩石並不代表越安全,其中夾著破碎帶,加上東北季風且多颱風等多種變相,不應低估其風險。李思根說:「台灣東部地殼擠壓的能量大,造山運動可使地表每年隆起5mm,這是非常高的數字,不能忽視。」 李思根認為細部的地質情況很複雜,不如中央地調所所稱的一整塊堅硬的岩石。中央地調所回應表示,目前所做的地質調查為區域性的調查,至於細部地質情況需在施工時才能知道,例如雪山隧道遇到的湧水情形,就是當初設計階段所做的地質調查未能發現的。不過,中央地調所認為,儘管此地區岩石堅硬,施工困難,需用更大量的爆破炸藥來開挖,但在?#92;能與技術上克服岩石和湧水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國工局:蘇花高地質風險已充分掌握 國工局副局長曾大任堅決反對「人定勝天」之說。他表示,蘇花高並不會經過中高海拔國土,最高只到104公尺,其中經過的11條斷層是屬於非活動斷層,地質狀況類似於鄰近的北迴鐵路,對於整體地質風險以充分掌握,隧道施工沒問題。對於小客車與火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的數據,則是採用政策環評時通過的數據,他不清楚數字是如何產生的。他坦承,任何大的工程,對於生態絕對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些衝擊將在環評審議中,進行說明和解決。 |
from 環境資訊電子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