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義傑的超級馬拉松,表現的並非跑步與冒險那麼簡單的內涵而已。

 

 

 

 

 

 

華文企管報的連結 http://www.chinamgt.com/zone/free_member/member_right.php

管理雜誌電子報142
向林義傑學管理
文/鄭 真
出處/管理雜誌第395期(2007年5月)

表面上看,林義傑好像只是一個在運動場上尋求突破、贏得勝利的運動員,其實骨子裡,林義傑有一股打破中國傳統重文輕武的強大企圖,他不只在運動項目中選擇了最具挑戰性的超馬,更要求自己在各項比賽中克服不同的地形、天候,儘量名列前茅。另一方面,他為了證明運動員的智慧也不輸人,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畢業後,還考上中正大學運動休閒與教育研究所,而且為了達成這個心願,他足足考了七次,才如願以償。未來他還有力爭上游的讀書計畫,打算進美國名校念心理學博士班。以及還想成立運動員基金會,為運動員開創一個別開生面的生存與生活模式。

企業談創新,講求的是在市場或企業前景混沌時,注入新的因子與動力,為產品、市場或生產流程,尋找新的定位與方向,是一種探索與犯錯,從模糊到明確的過程。林義傑不斷顛覆社會傳統或主流的價值,不斷在生涯與職涯中創造新境界與豎立新標竿的精神,值得企業在創新管理的領域中取法。

在林義傑每一次的競賽與冒險活動中,一來是在不同人種、不同語言的陌生國度,本來就有適應上的困難,且有時還會面臨戰爭與地雷的威脅,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險;二來,各個超馬的場地都是氣候詭譎、地形惡劣,有時還有昆蟲、野獸的出沒與侵襲,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與敏銳的應變力,加上超強的意志力,是很難完成的。

林義傑每一次戰役中的資訊蒐集、裝備準備、風險評估與應變計畫,類似企業的風險管理。風險管理在當前管理學的應用,雖然多偏向財務與金融的層面,但實際上它的範疇涵?#92;企業所有的營運面,風險管理不是為了降低或消除風險,而是在最經濟有效的前提下,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降低不確定性。而林義傑每一回行動的風險,雖然不能用金錢衡量,但是動輒可能死傷的冒險程度,卻不亞於一般企業可能遭致的風險,他所做的風險控管,也提供一般企業很大的學習空間。

在國際超級馬拉松界闖出名號的林義傑,謙稱自己是一個田徑運動出身的傢伙,國小的時候跑400公尺,國中時跑1,500公尺,高中時跑5,000和10,000公尺,大學跑馬拉松,接著跑24小時馬拉松,然後是100公里馬拉松,與七天六夜超級馬拉松,循序漸進,順理成章,跑出成績與自信,並無僥倖。

林義傑說,瘋狂與創新突破有時只是一線之隔。他回憶,有一次台灣區運會時,他對教練承諾要爭取馬拉松賽的前三名,沒想到因阿基里斯腱(腳後跟)受傷而棄賽,他便參加100公里馬拉松來彌補缺憾,沒想到一跑跑出了興趣,也跑出了人生的新境界。

林義傑強調,每一種馬拉松跑到一個階段,覺得以他的身材與體能沒辦法突破時,他就想換跑道,繼續迎向另一階段的挑戰。到了七天六夜超級馬拉松,其實已經不是比賽,而是一種冒險。冒險不只是人與人的競賽,也是人與環境的競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