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郁文(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
![]() 遠古人類本能地探索生物世界的奧妙,自古就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心:蝴蝶為什麼會飛?蛇怎麼爬?人類對周遭的生物有千萬個「為什麼」,在人的主觀眼光下將它分為「簡單」或「複雜」,甚至「高等」到「低等」。然而,從演化的角度來看,不管高等到低等、簡單或複雜,牠們都是天擇競爭下的成?#92;者。牠們的生存,象徵著生存及生殖策略的成?#92;,也寓意著生命生存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收錄的章節中,?#92;多物種都未曾在其他科普書籍中出現,如2003年才在印度洋發現的鱗足螺及深海的遠視魚等,若非作者研讀論文期刊,集結成這本書,社會大眾將無法得到這些深海生物的珍貴資訊。此外,本書也收錄了?#92;多罕見物種的生態,如受到澳洲政府保護的葉海馬,牠的偽裝特技巧奪天工,讓牠幾乎成為海藻的一部分;擬態章魚在捕食時會模仿弱小的生物來欺騙獵物並捕食對方,若遇到敵人時會擬態成螃蟹、魟魚、海蛇、蓑等危險或有毒的生物,堪稱海洋模仿獎得主。本書的文章段落,引人入勝而不能釋手。
拜讀書中一則則有趣的生物傳奇,沉迷於生物多樣性的奧祕中,讓我們有機會探索生物之謎,讚嘆牠們的智慧,更讓人不得不讚嘆生命之美。讓我不禁自問的是,人類到底對生命了解多少?人類生存的機會全然是掌控在演化的法則下,我們應該從生物生存之道反省人類的作為,人類破壞的生態系平衡將生物圈步步引向滅亡之路,人的責任應該是與地球上蒼生的生命共存,而不是以淺薄的知識改變、破壞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間,終至自食惡果。
|
from 環境資訊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