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台商冒險家 在海南島闖出新經濟奇蹟
深入直擊台灣農產最大移民地
台商以海南省為跳板,創造世界級農業,海南省有何特殊之處?為何是台灣農民投資的最愛?
文●呂國禎
凌晨四點半,大街上一片漆黑,海南省最大水果交易市場——海口南北水果批發市場已經人聲鼎沸。當一部載滿水果的貨車抵達,水果販子突然湧向貨車,搶購最新鮮的台灣黑金剛蓮霧。
包括黑金剛蓮霧、蜜棗、紅肉木瓜、珍珠芭樂、金煌芒果、金鑽鳳梨等,都已成為海口南北水果批發市場的搶手貨,即使台商種植的蓮霧比本地價格貴上五成以上,仍然被搶購一空。這些台灣民眾熟悉的台灣水果名稱,並不是來自台灣,而是台灣農民前進海南省所種植的台灣水果。套一句前台南縣副縣長林文定的話:「這些叫做海南島的台灣種(ㄓㄨㄥ)水果。」
產量有多大?
每十個水果,就有六個是「台灣種」
海南省的台灣種水果有多大影響力?今年十月十七日國民黨、共產黨中央台辦合辦的「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特別選在海南省舉行,重點包括討論台灣水果進軍大陸的優惠措施,以及兩岸如何共同合作開發大陸農漁業。選擇海南島為兩岸農業合作論壇舉辦基地,又把兩岸共同進行農業開發列為議題,刻意拉抬了海南省的地位。因此,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不但見了海南省台灣農民,還刻意安排了世界級規模的海南省台商私下會面,接連頒發「蓮霧、木瓜、芒果、鳳梨」等四個大王稱號。
根據海南省台辦發布的〈瓊台農業合作調查報告〉指出,來自台灣中南部農民,總共引進優良種苗品種八十多類、五百多種,單單水果一項,台灣優良品種種植面積已達一百三十多萬畝(約八萬六千公頃),年產量近百萬噸。海南島每產十個水果,就有六個是台灣農民種的。
為何台灣農民會搶進海南?原因在海南島的氣候與南台灣相近,台灣能種活的植物全部都適合到海南省種植,使海南省成為台灣農業的最大移民地。根據海南省台辦的統計,自從一九八七年第一家台商農業企業在海南省設立,至今年十月為止,總共有四百二十八家台商農業企業註冊,總投資金額達三億三千五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一十億元),是台灣農業在大陸最大的投資基地。
市場有多大?
透過火車、貨車直達中國各大城市
台灣農民占有海南省水果最大生產比例,又是台灣農業的最大投資基地,過去台商投資大陸的焦點,往往認為珠江三角洲是台灣傳統產業的投資重鎮、長江三角洲則是以台灣科技業為主,卻忽略了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海南省,其實台灣農民已經在海南省建立投資基地與聚落,與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形成傳產、科技與農業,三大產業鼎足而立的態勢。
海南省種植水果有多大的市場?透過海口南北水果批發市場,這些台灣種水果坐著火車或大貨車穿過雷州灣,直達中國各大城市,「特別是天寒地凍的北方,海南省成為最主要蔬菜來源!」林文定看到的景象是,上百輛大貨車一部接一部不停等待渡輪接駁到對岸的碼頭,接著運往中國各大城市。
為了讓海南省水果、蔬菜快速到達市場,中國大陸高速公路還有所謂的「哈爾濱—海口快線」,只要掛上哈海快線的標誌,大貨車沿途不受攔檢,即使違反交通規定,也可直達目的地後再補辦程序。
成本有多低?
工資每月三千二,地租每畝六百元
坐擁中國大陸的蔬果內銷市場、當地勞工薪資每月只有人民幣八百元(約合新台幣三千二百元),再加上土地租金便宜,每畝地年租金最低人民幣一百五十元(約合新台幣六百元),這些條件讓台灣農民進軍海南省如同其他傳統產業,規模以倍數成長,動輒出現栽種面積超過千畝(約六十公頃)的大農民。
「台灣過去是小農的精緻農業,到大陸則成為大農!」台大農經系教授陸雲觀察,認為台灣農民到大陸,不僅規模變大,還採取企業化經營,具備出口與國際化競爭能力。隱憂是擁有台灣技術的海南省台灣農民成為台灣本土農民的最大對手。
從第一個到達海南省的台商,經過十九年發展,台灣農民不再只是農民,而是如同陸雲形容的企業化經營的農業台商,生產規模國際級,市場也是國際化,當兩岸還在討論台灣水果如何開放出口大陸市場時,這些農業大軍早已經搶占大陸市場,造就一個又一個的台灣農業的新國際奇蹟。
from商業周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