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2 Ip Man 2導演葉偉信、主角甄子丹,【葉問】幕前幕後原班人馬再戰高峰!

延續首集劇情,二次大戰後葉問大師離開佛山,赴香港開館收徒,在那遭逢強大的對手 (洪門)。兩大武學門派不打不相識,從一開始的相互較勁,到後來聯手對抗英國殖民政府,一段英雄惜英雄的故事,葉問不僅武藝拔萃、濟弱扶傾,並盡現宗師風 範與恢弘氣度。他也在此時期將畢生最重要的徒弟李小龍納入門下!

2008年【葉問】(Ip Man)一上片就勇奪全台賣座冠軍,再造華語武林新一代宗師熱潮,不僅讓更多新世代觀眾認識詠春拳派,更勇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今年,【葉問】一片 原班人馬再度合作,原本在幕後、拿遍華語電影界動作指導獎項的武術指導洪金寶,在【葉問2】(Ip Man 2)中也躍入銀光幕前大展拳腳,飾演挑戰詠春拳的洪門鐵拳拳師,讓詠春拳與洪門鐵拳對戰的戲碼未演就先轟動,隨著電影上映,勢必再掀一股武打片風潮。

詠春拳緣起

詠春拳的起源傳言甚多,當時最廣為人接納的就是由南少林的五枚師太所創。相傳五枚師太一次下山去到廣東佛山鎮,巧遇一名賣豆腐為生的嚴父,並得知其漂亮女 兒嚴詠春被當地土霸調戲,於是從自己渾身武藝之中挑選適合女兒家學習的招式,傳授於嚴詠春以作自保。嚴詠春天份甚高,短期內已掌握到招式的奧秘,創出練習 用的拳法,並將拳法命名為「詠春」。

當時的詠春是供女性自衛之用,所以有別於一般門派的「長橋大馬」、以硬打硬,詠春的身形步法都以高身窄馬為主,手法以柔化剛,動作簡單直接,沒有半點花 巧,是一門著重實用的拳術。嘉慶末年,嚴詠春下嫁梁博仇,並將拳術傾囊相授予丈夫。其後,梁博仇以詠春拳與黃華寶、梁二娣之名技「六點半棍法」交換於船 上,自此亦成為習詠春拳者必修兵器之一。

根據佛山誌記載,於光緒初年,黃華寶等人先後傳授詠春拳予佛山當地名醫梁贊。但梁贊因忙於醫館而無法廣收門徒,僅梁春、梁壁與陳華順三人得其真傳。在梁贊 過世之後,陳華順決定以授拳為業,他可說是首位設武館授徒的詠春師傅。

詠春拳除拳套及單式練習外,還要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所以必須個別授課,這也導致了無法大量教授且收費也較為昂貴,所以學拳者多為富家公子,也因此詠春拳別 名「少爺拳」。陳華順執教的36年中,僅收16位弟子,而他的閉門弟子正是日後將詠春拳發揚光大的葉問。

葉問簡歷

被譽為一代宗師的葉問,1893年10月1日出生於廣東佛山,於1972年12月2日歿於香港。11歲開始與陳華順習詠春拳,16歲被父親送往香港讀書, 巧遇師公梁贊之子梁壁,得以繼續詠春拳的學習。

1949年,葉問逃至香港,開始在香港廣收弟子教授詠春拳,也讓詠春拳得以發揚光大,著名武打影星李小龍正是他的閉門弟子。葉問晚年最大的心願就是讓詠春 拳更加普遍。葉問過世後,弟子遵照遺志,把詠春拳發展至世界各地。

二度合作

對於推出續集【葉問2】,製片黃百鳴表示:「在【葉問】正式上映前,沒有人會想到這部電影竟會如此轟動。香港票房逾二千五百萬、大陸票房更衝破億元,東南 亞各地亦大受歡迎。我們成功塑造了一位詠春宗師、一個民族英雄。去年,【葉問】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獎項與最佳動作執導獎,還有其他影展的不少電 影獎項。票房與口碑的成功,不僅大大鼓舞了【葉問】的全體工作人員,同時也有許多觀眾開始詢問續集的企劃。種種因素,促成了我們原班人馬二度合作開拍【葉 問2】的決定。」

續集電影的製作,在困難度上一定是高過第一集,深諳電影工業的製片黃百鳴,當然是有百之百的信心,才敢拍攝續集,「一般人總會覺得,電影續集往往都比首集 遜色,因此早在【葉問2】的籌備階段,我們的製作團隊已決定要打破此宿命,盡全力讓續集比第一集更精彩。因此,我們在【葉問2】投注了更多的資源、更堅強 的演員陣容、更豐富的故事情節以及更精彩的動作場面,務求讓【葉問2】提升至更高的層次,我們有信心【葉問2】的票房口碑將更勝【葉問】。」

導演葉偉信表示,【詠春】一片叫好叫座的最大意義是讓更多觀眾體認到中國武術的最高宗旨-也就是以和為貴,習武是為了強身而非壯名,同時更上一層樓是能利 用武術來終結暴力與戰爭,「『止戈』為『武』。中國武術的精神,就是止戈,不動武。武術追求的最高境界並不是單純的勝負,而是儒家學說的『貴在中和,不爭 之爭』。學習武術,為的不是格鬥,不是為多擊敗一個對手,而是要消除自我與外界的衝突與隔膜,開出『和敬』『共榮』的心胸。不是拳腳形式上的勝,而是在另 一層面的『不戰而勝』。透過葉問宗師的故事,讓我們悟懂以上的道理。」導演葉偉信解釋到。

而對導演來說,【葉問】一片的精神並非是片中精彩的武術動作,而是進一步體現身為一代宗師的葉問的人生哲學,葉偉信說:「我們企圖展現的,並不是一個遠離 群眾、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而是一位活在你我之間,同樣的面對困難,同樣地為生活而奮鬥。從葉問宗師身上,我們學會尊重、忍耐和謙遜待人。」

至於導演所謂的宗師精神,編劇黃子桓進一步說明:「【葉問】讓觀眾認識誰是葉問,那麼【葉問2】要做的,就是讓觀眾了解葉問。在這一集中,通過葉問收徒 弟,了解葉問武學之道;通過葉問遇上難關,了解葉問處事的原則;通過葉問悲憤交集的劇情,了解葉問的人生哲理。『貴在中和,不爭之爭』,希望觀眾在更深入 了解葉問之餘,亦能夠緊記做人的基本守則,就是要尊重別人。」

登場角色介紹
葉問 / 甄子丹飾

葉問舉家赴港後,以教詠春為生,因徒弟黃樑與當地的武術門派〈洪拳〉門下弟子鄭偉基紛爭,因而與洪拳師傅洪震南結識。儘管兩人屢起衝突,但也欽佩對方於武 術的成就。而後西洋拳賽發生騷亂,洋人警察公然欺侮華人…葉問於是決心再次為中國人的尊嚴討回公道。

洪震南 / 洪金寶飾
香港洪拳宗師,性格霸道但重義氣,於武術界德高望重,但為求生活糊口,甘為洋人行事。後因徒弟鄭偉基與黃樑之爭,與葉問不打不相識,對其詠春拳甚為欣賞。 二人志向雖然各不相同,但在武術上卻意念一致,幾番波折後終成好友。西洋拳賽大混亂後,洪師傅選擇為華人挺身而出。

黃樑 / 黃曉明飾
熱愛武術的少年,年少氣盛但天份甚高,偶然遇上葉問,折服於其詠春拳,拜於門下,成其弟子。但拜師後其仍不改囂張個性,在與洪師傅徒弟鄭偉基起衝突、被葉 問搭救之後才醒悟,自此勤練詠春。

張永成 / 熊黛林飾
葉問最心愛的老婆大人,戰後來到香港,從丈夫決定於天台教詠春開始,到後來捲入幫派之爭,她始終相信丈夫的人品與性格,一路默默支持葉問的所有決定,並在 一家生活甚為艱苦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微薄手工幫忙貼補家計。

葉準 / 李澤飾
葉問之子,自小聰明伶俐,深受父親影響熱愛武術。雖然年幼,但勇敢與志氣極高,小小肩膀也分擔了扶持母親的責任。

周清泉 / 任達華飾
葉問的最好朋友,日本侵華時因保護葉問一家逃離佛山,被日軍槍擊頭部,大難不死卻自此瘋癲,連兒子都不認得。到香港後與兒子光耀相依為命。葉問為照顧好友 費盡心力,可惜周清泉對這位摯友記憶全無。

周光耀 / 鄭家星飾
戰後與精神失常的父親周清泉來到香港,但生活貧困潦倒。因著一次父親偷吃寺廟祭品而重遇葉問。自知自己武術天賦有限,轉而以擅長的文字發揚詠春,而後更在 報館以筆桿控訴洋人的蠻橫無理。

金山找 / 樊少皇飾
佛山棉花廠一役被葉問點悟,決心改邪歸正。來港後放棄武術腳踏實地做搬運苦力,而後在鄭偉基與黃樑的紛爭中,為報往日恩情,不惜與洪師傅作對,出手相救葉 問。

鄭偉基 / 杜宇航飾
洪拳門下首席弟子,對於待己如親生兒子的洪師傅忠心不二。惟因年少得志而趾高氣昂,經常恃強凌弱,在街坊間頗負惡名,一次因與黃樑交惡,逼得葉問出手拯 救。

肥波 / 鄭則士飾
年屆退休的老華人探長,與洪師傅是多年好朋友,為求生活平順,情願放下尊嚴服侍洋人警司。對洋人欺壓華人的行為,雖然內心不以為然但仍聽命行事。但西洋拳 賽等諸多事件爆發後,終導致肥波憤而反抗。

梁根 / 敖嘉年飾
《華人日報》總編輯,因父親與葉問為同鄉好友,慷慨借出天台給葉問作為教授詠春的道場,並受葉問所託,任用周光耀於報館工作。梁根以良心辦報,與周光耀二 人於報章大力揭發洋人惡行,引起社會大眾極大迴響。--節錄自世界電影http://www.worldscreen.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