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塞隆納「新城區」(Eixample)棋盤式的街道上,有兩條成對角線的大道脫序地斜切其中,或許正因為它們分別通往兩個最重要的地方,所以才能如此大剌剌的挑戰19世紀下半葉規劃此區的設計師塞達?蘇涅爾(I. Cerda I Sunyer),而其中一條以高第命名的大道,正是通往巴塞隆納的地標之一「聖家堂」(Sagrada Familia)。
聖家堂 生氣勃勃 很少看見一座教堂呈現如此生氣勃勃的氣象;教堂外販賣絲巾、明信片、紀念品的小販,個個頂著大太陽對觀光客推銷巴塞隆納的特色,穿梭的遊客,讓交通水洩不通。 聖家堂建於1882年,當地的宗教協會「聖若瑟」(Saint Joseph)因考慮到哥德區(Barri Gotic)的舊教堂太小不敷使用,也想在新開發區成立新據點而興建,隔年高第接手設計,從此,這位建築天才便將畢生心血投注於此,不但在這工地住了16年,甚至死後還葬在教堂的地下墓室。 看著教堂高塔仍搭著鷹架,這座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教堂至今尚未完工,更曾在高第死後一度停擺,喜歡即興創作的他留下了深奧難懂的藍圖,一直到電腦繪圖軟體的出現,才得以推算出他當時的設計。加上經費不足,聖家堂在政府的推動下,才於這幾年復工,預計還要15年左右才能落成。 教堂正門有著「耶穌受難」(Fachada de la Pasion)的雕刻立面,骨瘦如柴且比例極端細長的雕像,瀰漫著悲傷陰鬱,訴說耶穌從最後晚餐到受難的經過。 教堂裡有一間展示教堂大致發展歷史和完工後模型的博物館,其中包括高第以大自然為主題的設計理念。
代表作 米拉之家 至於代表耶穌、聖母、12門徒以及四福音書的18座高塔,有幾座已經完工,貼飾威尼斯鑲嵌瓷磚的塔頂,象徵修行後的善果福報。 只是從教堂建築中,或許還無法窺見高第細膩精湛的工藝全貌,唯有真正走進生活中,才能了解實用美觀融合的奧秘,又稱為「採石場」的米拉之家(Casa Mila),帶領大家走進現實的抽象世界。 米拉之家位於感恩大道(Passeige de Gracia)上,在這塊林立著無數現代主義建築的區域,滿是富商住宅和時髦商店,強烈的藝術風格還贏得黃金街區的美名。 其中外型毫無平直牆面、設計大膽的米拉之家,更是最受注目,像層層波浪的立面、鍛鐵的陽台、屋頂上裝飾通風口的詭譎雕刻等。 由於目前米拉之家是私人住宅,所以只對外開放樓下的辦公室和屋頂,導遊妮娜說住在這樣的世界遺產中,光是維修水龍頭就有層層限制,不過在室內中庭的我,還是羨慕不已。
奎爾別墅 成公園 讓高第發跡的大貴人,正是當時的紡織業大亨同時也是貴族的奎爾(Guell)。奎爾在一次國外的博覽會上看見高第的藝術燈飾後相當激賞,於是將自己在山丘占地20公頃的地,交由他設計成仿英國的花園別墅群,這座原本遺世獨立的莊園,卻在奎爾去世後停擺,無力負擔龐大建築費用的奎爾後代,將它轉賣給政府,最後開放成公園。 警衛室則被大家戲稱為糖果屋,以面對馬路的大象為造型,人氣很旺的公園吉祥物彩色蜥蜴,讓我排了好久的隊才有機會與它合照,市集所在地的「百柱廳」(Sala de las Cien Columnas)上方,不同的彩繪瓷磚圖案區分攤位販售的商品。 好不容易終於來到可以眺望巴塞隆納市容的「圓形大廣場」(Gran Placa Circular),這一排曲折蜿蜒的座位據說是全世界最長的長椅,然而要找個獨享的座位還是得碰碰運氣,不過彩色鑲嵌色實在太過美麗,我看著它們半豐富的色彩和多變的圖形,就是捨不得坐下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