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文社會志業 (12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斷地學習充電

在這個日新月異、網路資訊技術日益升溫的今天,你如果不每天學習,不充充電,那麼 很快你就會落伍,就會被這個時代拋棄。因此,無論在何時何地,每一個現代人都不要忘記給自己充充電。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資訊社會,個人必須隨時充實自己, 奠定雄厚的實力,否則難以生存下去,一個有幹勁的人,時不時地充充電,就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常常強調幹勁及學習的重要性。在孔子的眾多弟子中,並非每一位都充滿幹勁,都勤奮好學。例如,宰予雖然有一副絕好的口才,但卻怠 於學習。對於宰予,連孔子也不禁搖頭嘆道:「朽木不可雕也。」再多的責議o種人也是難改其性,可以說這種人是不可救藥之徒,終將被社會所淘汰。

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幹勁以外,還需要有另一種觀念,即學習充電的觀念,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正是最好的啟示。然而書本 的知識只是基礎,必須再以自己的理解力將其消化吸收才行,社會是更大的一本書,需要經常不斷地去翻閱。須知,在現代社會中,不充電就會很快沒電。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散播你的幽默力量

幸福和學問一樣,非努力則不可得。──克雷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最喜歡聽故事和笑話。」一項針對高中生及大學生所做的廣泛問卷中,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上課幽默風趣、談笑風生的老師,最受學生歡迎與懷念。」

在台灣升學主義籠罩之下成長的你、我,一定都有上過補習班補過習,大家對補習班口耳相傳的評價中,總會提到「補習班的老師很會講笑話」,沒有「兩把刷子」的老師也不可能進補習班教書,一把刷子是指「專業能力」,另一把刷子就是「幽默能力」。的確,每個人都喜歡在歡樂的氣氛中學習,而這些受學生喜愛、歡迎,並且使他們學習的吸收效果提升的老師們,就是善於運用幽默力量,營造快樂學習情境的高手。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強求變化

我參加維也納舉辦的組織學習學會會議(SoL)時,從身為領導者的彼得‧聖吉提出的「變化」、「變革」聯想到一些事。

一聽到「變化」、「變革」,似乎就會輕易受到「不變不可」這種近乎強迫的觀念羈絆。尤其在萬事不順的組織或個人,更會像是唸經般反覆著:「不變不可,不變 不可……」甚至在領導者特質的實踐理論中,也有「總之先醞釀出危機感」的說法,強調延續現狀,必將陷入困境的觀念。這種反覆的強迫行為,最終會受到「抵抗 變化」的心理抵制。不斷被強迫,任誰都會想抵抗。

不過有趣的是,就算不加強迫,也會自然有所改變的,其實是人與組織。這就是所謂的「學習」。就算被命令改變,也不會改變的組織或人,在藉由以學習達到進步 的單純流程之前,就會自然逐漸改變。在廣告代言中疾呼「不變不可!」的鈴木一朗選手,也是透過以學習達到進步的單純流程,靠自己的力量改變。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氣不佳 「穩定捐款」未中斷

  • 2009-06-14
  • 中國時報
  • 【黃馨儀/台北報導】

     去年九月爆發金融海嘯後,企業紛紛採取無薪假或裁員措施,甚至倒閉或歇業,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四月底止,短短八個月內,國內企業倒閉歇業總家數逾三萬家,雖是如此,但仍有智邦科技、德恩奈等公司,不受景氣不佳影響,十多年來每月「穩定捐款」外,且與社福團體合辦義賣等大型活動,讓社福團體感動之餘,大讚他們「勇氣可嘉」。

     據企業白皮書統計,去年初中小企業共有一百廿三萬七千家,占全體企業九七.六%,目前經營超過十年以上,仍有五十三萬二千家中小企業「屹立不搖」。

     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公司解散、撤銷及廢止家數,去年八月至九月分別達約七千一百家,年增率比前年同月大幅攀升逾一倍。去年九月至今年四月,總計逾三萬家關店歇業。

     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主任陳美君說,智邦科技近十年來,每月一定都有近二萬元穩定捐款,不受景氣好壞影響。雖然中小企業捐款占家扶全數金額約二成,但許多中小企業每年都會穩定捐款給家庭扶助中心,其中,以三C、電子、科技業為「中流砥柱」。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主任曹儉表示,去年金融風暴發生後,很多企業捐款都「緊急煞車」,讓捐款額就像「溜滑梯」,下降幅度相當驚人。不過,許多規模不是最大的企業卻「始終如一」,堅持愛心不能少,如德恩奈公司與伊甸持續合作已超過廿四年,平均每年捐款百萬元,且還舉辦大型義賣活動。

     曹儉指出,近年來部分加盟業者開始投入發起「守護商店」行列,以7─11零錢捐概念,希望刺激民眾以小額捐款方式,匯集螞蟻雄兵力量。目 前守護商店從第一年不到一千家,三年來已突破三千四百家,如拉亞漢堡、Mr.Wish連鎖店都已加入;以去年而言,平均單店可「貢獻」三百八十元,去年就 創造一百零六萬元收益。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樂觀幽默,妙用多多

愉快的面色,可以使一盤蔬菜變成一桌酒席。──赫伯特

一個有幽默感的人,不僅有助於個人生活的改善及提升,還可以增進健康,而且消除緊張。

1.增進健康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永遠搶先一步

事業有成的人大多是因為比別人首先嗅出外界的變化,並巧妙地將之轉為商機。

畢竟「商機」這種東西在外界局勢有若干變動時最容易冒出頭,所以能比別人早一步注意到這種變化同時付諸行動者,就是最大的贏家。

舉例而言,人口結構的變動便是近年來幾項重大變化之一。當前人口結構正以國際上前所未見的速度朝高齡化國家邁進,而誰能搶先一步發展出新事業去呼應這項變化,便極可望成功。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問您有哪些缺點?

請問您有哪些缺點?這是前些天被問到的問題,當時愣住了,說不出來到底有哪些缺點,想了想還是說不出來。雖然,這樣說好像本身沒有什麼缺點似的,可是卻不 能那樣說,而我也不太相信本身是一個沒有缺點的人,但是依然回答不出來。這個問題想了想,為什麼?也許最近生活太悠哉了,隨心所欲,所以就看不出有哪些問 題;也許一個人生活的時間變的太長,所以很少和他人互動或是起衝突,所以也看不出來自己哪兒不對勁;也許對自己或他人不再那麼挑剔,一切隨緣,所以就無法 認出缺點來。不管什麼原因,依然無法知道自己的缺點?然而只要缺點無法被認出來,它們就沒有改善的可能。

通常,我們會對自己的缺點有些懊惱,甚至埋怨有些缺點無法控制。我們對於缺點總是抱著負面的態度,雖然不至於認為自己可以達到完美的境地,可是我們仍然希 望自己的缺點越少越好,但如果我說:「缺點可能是任何人最重要的一面鏡子,我們應該對所謂的缺點保持較中立的看法。」對這樣的想法,大家可以接受嗎?如果 沒有他人的存在,也許連我們自己是誰都可能會不知道呢?這個世界一直是個相對的世界,也就是說當我們說「好」時,就必然存在所謂「不好」的東西,因此只有 當我們真正瞭解所謂的「不好」時,我們才能真正瞭解「好」。

同樣的想法,有關於我們的一些特質,如果沒有真正在我們眼前發生,我們終究無法瞭解關於自己的一切。例如,直到我們生氣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會生氣, 也許我們還一直認為我是個大好人也說不定呢。同樣地,關於我們的嫉妒,或是貪婪等,雖然他們在我們的觀念裡屬於不好的缺點,可是如果它們不在我們的經驗中 發生,我們依然無法經由體驗來瞭解它們。我這樣說,並不是在說明我們可以任由我們的缺點滋生發展;相反地,這只是在強調,即使是缺點,它們依然是瞭解自己 的一個重要管道。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敗「倖存者症候群」

歷經不景氣及裁員風暴,不信任、懷疑、士氣低,是許多企業現今面臨的管理問題。

對於企業中的「倖存者」,學會正面的處理措施、激勵他人及自我激勵,讓身心再度「搖滾」,是在逆風中維持向前衝動力的必要之策!


文/王曉晴   攝影/黃建賓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悲傷一念之間

煩惱與歡欣,成功與失敗,僅繫於一念之間。──大仲馬

「天堂」與「地獄」就在你的「一念之間」,人生卻又是由無數個一念之間組成的,「改名改姓,不如改觀念。」將負面、消極、悲觀的想法,調整成正面、積極、 樂觀,你才能體會「上帝為你關上一扇窗,也會再替你開啟另一扇窗」,「事情發生的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下你的想法」,「失敗與挫折是帶領你飛向成功的 一雙翅膀」……這些先聖哲人的警世名言的意義所在,「轉念」的過程,將為你敞開天堂之門!

以下兩個小故事可以完全表達正面思考的意義: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著時代的腳步走

從事商業活動的經營者,必須具備有根據社會變化而變化的新思維和新觀念,絕不能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產生恐懼,相反地,還應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應變計畫,以備不時之需,使自己能夠敏銳地把握住生活中那些稍縱即逝的機會。

例如不斷留意世界經濟的人,一般都會知道什麼農產品今年豐收,什麼今年減產,萬一他所經營的產品中,有以減產農產品為原料的,就應及早找出應變的方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快找出可以替代該農產品作為原料的副產品,或是趕緊推出另一種新產品上市,將消費者的注意力吸引過去。

經營者的成功與失敗,主要在於面對困難時,採取的態度是勇於面對還是膽怯逃避。經營者的成功往往是懂得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結果。對於成功的經營者,很多人總是認為是上帝給他們提供了好運氣,卻很少看到他們在順應潮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萬分之一的力量.逆境中力爭上游的故事 

 

:吳錦勳

破屋柴堆裡的英文高手、國際標準舞世界冠軍、颱風水患中揹著父母逃生,立志將來要換一間不再淹水的房子……,貧窮的孩子,就一定沒有夢想嗎?據家扶中心統計,去年底台灣生活在「貧窮線」邊緣的兒童少年達到八萬餘人之多,已達全國兒少總人數之1.61%,他們散居台灣各地,不常受到注意,他們的臉孔、故事放置在台灣最熱門的權力鬥爭、弊案、名流、成功賺錢術……之後,顯得無足輕重。

 

 

《聖經》〈馬太福音〉第25章:「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像連環套,一代套住一代。

但在這個時候,也有一群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打破這種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在台灣當前最缺乏夢想的時候,他們用夢想,支撐起一片天空。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習「遺忘」

從小,我的記憶力就很不錯,雖然今天已年事稍長,但仍算是記性不錯的人。妻就非常羨慕我的這份能力,因她是一個「記性欠佳」的典型人物,做起事來經常落三忘四的。

一開始,我對她也不太以為然,認為處事不夠嚴謹,過於粗線條。後來,居然漸漸地羨慕起她來了。因為,我發現她的日子過得倒也蠻自在的,工作上過得去,生活上也差強人意。

倒是我,記憶甚佳,反而會過於操心或煩惱何事尚未完成。結果,許多事情必須自己攬來作。這正符合了「能者多勞」的說法。但,其實都是自找的。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將心比心

 院方有時太高估我的能力,要我看急診,同時又要我管病房,我一個兩邊跑,分身乏術,常常忙得暈頭轉向,頭頂出現星星。


這一天,一個年輕女子帶她媽媽到急診室來看病,媽媽的手腳有一邊不能動,我擔心是腦出血引起的,非常緊張,守在她身邊,不斷幫她量血壓,又陪她一起到電腦斷層室去照片子。


而這時候,我口袋裡的行動電話不斷響起,是樓上病房的護士打來的,催我趕快回去看病人,說很多病人都在問醫生為什麼還不來。我聽了毫不考慮的回答她:「沒辦法了!我身邊這個病人病情比較危急,我必需要處理完才能上去,請他們再等等吧!」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心中的幽默智慧

愉快的人格是成功的靈魂。──馬西斯

「寧靜心」是喜悅的和自己在一起,如果連和自己相處都有問題,那又如何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所 以,我特別強調寧靜的心的重要性。當你和自己獨處時,不害怕、不恐懼,只有一份自在、喜悅的感覺,此刻,寧靜的心靈會讓你看見明白,開啟智慧,因此才能創 造良好的命運;人類最大的幸福,唯有寧靜的心。

「靜心→智慧→自信→言語→態度→習慣→人格→命運。」我們的生活就在這八卦裡旋轉,要培養靜心,開啟智慧,觀照我們態度的對與錯,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減少犯錯的次數,且更清楚觀察到,別人的感受與需求。「給別人他所需要的」,別人需要讚美、欣賞、鼓勵、歡笑、愛……,當你提供給他,你自然會有和諧的人際關係,也就是說「滿足別人的需求,等於滿足自己的需求」。永遠把別人擺在第一,放下人類的自私自利,而別人同樣地也會把你擺在第一,這就是前面提到的,人際關係的黃金法則──「要別人怎樣對待你,自己先怎樣對待別人。」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金說話術

 

于美人 20090421

 

「說出一朵花」是一句聽起來非常可愛的台語,這是我從小到大的口頭禪,也是我對於「說話」的自我期許。

 

我認為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說話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如果您可以掌握說話的技巧,就能夠創造出一個溝通快速自如的環境,不但能充分無誤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能夠節省下許多寶貴時間,減少人際關係上許多不必要的誤會,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我貶低就是「降價處理自己」

很多人不是首先因為別人看不起而垂頭喪氣,而是因為自己總是愛貶低自己,所以變得 無精打采,毫無鬥志。這些人誇大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和毛病。如果你認為自己滿身缺點和毛病;如果你自認為是一個笨拙的人,是一個總是面臨不幸的人;如果 你承認你絕不能取得其他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那麼,你只會因為自我貶低而失敗。

如果你總是顯出一副狡黠的神色,就好像撿了他人丟失的東西一樣,那麼,你將會被人們視為小人。的確,其他人對我們的評價與我們自身的狀況、成就有很大的關係,而我們不可能擺脫這種關係。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打點滴的醫生

難得生病的五歲小女兒大概是感冒了,發了三天高燒後,我帶她去看熟識的醫生。這是發燒以來,第二次帶她就診。

醫生端詳小女的臉色,細聽胸口的心音,觸診腹部,詢問第一次就診後的情形。我提了腹瀉與食慾狀況,還有為了避免在睡眠中發生脫水症狀,讓她喝下一公升左右的開水等等。

醫生提出一些建議:「身體似乎在逐步自行痊癒了,先觀察看看。讓她好好休息,留心不要著涼,持續多喝開水。」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誠信是廠商永續經營的根基

  • 2009-05-24
  • 工商時報
  • 【本報訊】

     最近市面上連續發生多起攸關商品安全或衛生的事件,包括彰化地檢署檢察官查獲糧商勾結糧倉管理員盜賣、掉包數千公噸過期白米流入市面,多所國中、小學的營養午 餐並以之做成米飯;雲林某廠商以福馬林浸泡菜脯出售,被驗出含有甲醛;行政院消保會近日就市面標榜植物提煉天然染髮劑進行檢驗,發現75%產品不合格,而 不合格產品中大都含有化學染劑,其中某一品牌竟只有一個核准字號,但卻有5種產品上市販售;消基會針對大賣場冷氣機商品進行抽查,發現22%廣告不實。另 報載有一品牌捕蚊燈會自燃,廠商雖承認產品有瑕疵,但只願接受換貨、不接受退貨。凡此不但影響消費者健康安全,也涉及廠商的誠信問題。

     以往廠商常會以誇大不實廣告吸引消費者購買其產品,再以預先擬定的不平等定型化契約條款,脫免其責任;有些廠商在產品上市前,先檢送優良 產品至政府檢驗機構檢驗,取得合格證明,等到真正產品上市,為獲暴利,竟以劣質產品或不合格產品販售,當被發現或質疑時,則以政府檢驗合格證明作為抗辯。 另有些廠商以二手貨經整理後竟以新貨出售,有些則偽造產地以高價銷售,還有些藥商為讓消費者感覺具有速效,特別強調強身、補腎、治關節炎 …等,而在中藥摻雜西藥成分。此外,坊間習見的尚有化妝品添加汞鹽、建商坪數灌水偷工減料等,凡此不一而足。也因為消費者受害層出不窮,有志之士因此起而倡導消費者保護運動,成立消費者保護團體,推動消費者保護法之立法,從事消費者教育,提升消費者意識。

     如今整個消費環境改善了,消費意識也提升了,但仍然有部分廠商為求近利、暴利,無視於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全,乳品添加三聚氰氨而造成眾多嬰兒受 害,就是一個明確的例子。不過也有廠商為消費者的健康安全著想,發現進口原料可能含有問題成份,立即主動將製成品送驗,當發現確有問題,馬上通知主管機 關,並將產品下架、回收,並接受退、換貨,雖造成財務的重大損失,但也獲得消費者的肯定與讚賞,金車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國外,不少國家早已就保障消費者利益,做了許多努力。例如澳門消委會自2001年起推動誠信商號制度,號召廠商參加。參與誠信商號者, 必須遵守在品質及服務上,給予消費者明確資訊及良好的售後服務;商家還要保證消費者在其商店購買到品質差或不合適的產品,隨時可以退貨,廠商也要保證絕不 出售假貨、偽劣商品。此制度獲得廠商極大的迴響,參與者眾,更獲得消費者的好評,而廠商的獲利也增加了。在美國、加拿大也有3B(Better、Business、Bureau)組織,對針優劣商品及廠商每年定期公布,作為消費者選購產品及選擇廠商的參考,亦獲廠商熱烈的支持與消費者的肯定。其用意雖為廠商的自律,實質上則為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可謂是雙贏的策略。

     消費者保護表面雖為保護消費者的權利,但相對地也在維護正當合法廠商的利益。當不法廠商或無誠信的廠商被消費者所唾棄而消失時,也就是誠信優良廠商出頭之時。台灣製造的產品行銷全球深獲好評,但確實也有一些無誠信的廠商存在,往往因為一顆老鼠屎,而壞了一鍋粥,嚴重損害台灣製產品的形象。這類現象引起國人普遍重視,許多機構或團體主動發起推展「誠信台灣」的活動,包括教育部提出「台灣有品運動」, 希望以品德、品質、品味的推廣,建立有品的台灣;在民間也有消基會從事消費者教育及定期展開市售商品的檢驗,以維護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法鼓山聖嚴法師圓寂 前也提倡心六倫運動,呼籲廠商謹守職業倫理,凡此都以提升台灣整體的品質與形象為目標。在政府、民間共同努力推動倫理、誠信、有品的時候,廠商自不能置身 事外,應確實秉持誠信原則經營企業,絕不製造販售偽劣商品。畢竟,誠信才是廠商永續經營的根基。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揮「選擇的威力」

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默默無聞,苦苦掙扎,從根本上講,乃是他們的心底害怕成功,因而不敢選擇成功。

曾經有這麼一個人,他的經濟情況十分窘迫,他的太太也有很多委屈,說是不敢走出門外,因為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情況確實令人灰心。後來別人給了這對夫婦一 本書,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他們突破某些想法。這位太太瞥了一眼說:「我不看這種東西,裡面沒什麼可看的。」做丈夫的則說:「我要看,你擺著吧。」結果,先生 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他展現出一種全新的生命力。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對夫婦就買了新房,傢俱全部換新,甚至還有錢買了一部新車。

人們並沒有給這位先生任何金錢上的資助。當然,就他當時的情況來看,錢對他一定有用。然而,錢只能暫時助窮人一臂之力。關鍵是把他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使 他能運用思想的力量來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這也正是其他想提高自身經濟能力的人所需要做的。如果不從根本想法上改變,我們永遠別想改善現狀。因此,我們要 不斷告誡自己:我一定能成功!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理他人的幽默心

笑是仁愛的表徵,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橋樑;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雪萊

和諧的人際關係是現代人夢寐以求的事,因為這個社會的分工愈來愈縝密,使得人與人之間互賴的程度,相對的也愈來愈高了,大環境的改變也影響了群己關係,難怪,有關於人際相處的課題,便深受大眾重視與歡迎。

人際關係的黃金法則──「要別人怎樣對你,自己先怎樣對別人。」要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說穿了其實就是:「多用點『心』。」以下舉一實例說明: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