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Luis HSu

 

 

一﹑前言

拉丁美洲區域:北自墨西哥以降至南端的智利﹑阿根廷國界﹐包括西班牙語國家19國(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美屬波多黎各﹑古巴﹑多明尼加﹑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波利維亞﹑巴拉圭﹑烏拉圭﹑智利和阿根廷)﹐葡語的巴西﹐法語的海地﹐英語的牙買加以及加勒比海其他諸島國。

拉丁語系:自拉丁語(古義大利

Lacio一區人民使用的語言﹐羅馬帝國時代以拉丁為語言﹐拉丁語系指經羅馬文化洗禮之區域﹐由拉丁文衍生﹐今日仍活用的語言﹐包括西班牙文(加泰隆尼亞文﹐加利西亞文)﹐法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羅馬尼亞文等。

『拉丁美洲文學』(

Latin American Literature)一般均指西班牙語系國家文學(Spanish American Literature)﹐(時而也將葡語的巴西納入 但因葡語國家只有巴西及葡萄牙﹐提到葡語﹐均同時討論巴西與葡萄牙兩國)﹐由於歷史和地緣的關係(歷史上葡萄牙曾是西班牙屬地)﹐歐洲的『西班牙/葡萄牙』及美洲的『西語拉丁美洲/葡語巴西』兩區域及語言關係有若孿生兄弟* ﹐文化文學上的發展﹐相較其他語系的歐洲國家及拉美國家來的密切。

 

二﹑二十世紀拉丁美洲文學 (小說)

拉丁美洲新小說

拉丁美洲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近四個世紀之久﹐十九世紀殖民地各國紛紛獨立﹐政治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較其殖民祖國西班牙及北方的近鄰美利堅有如天壤之別﹐遑論被視為邊緣弱勢的文化文學事業。雖同以西班牙語寫作﹐而且自十九世紀以來﹐拉丁美洲印第安文學與黑人文學(奴隸文學)發展蓬勃﹐但是這個區域的文學創作受到國際的重視僅是近半世紀的事。在小說方面﹐最直接的肯定與刺激則是196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瓜地馬拉的小說家阿斯圖里亞斯(

Miguel Ángel Asturias1899-1974)及1982年頒給哥倫比亞的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8-)【先前有1945年及1971年頒給智利詩人蜜絲特拉爾(Gabriela Mistral﹐1889-1957)及聶魯達(Pablo Neruda1904-1973)﹐之後1990年頒給墨西哥詩人帕斯(Octavio Paz1914-1998)】。盱衡二十世紀的國際文壇﹐拉美文學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回顧本世紀拉美文學(小說)的發展至大放異采約莫可分為三個時段﹕1940年以前的傳統小說﹐1940-1975的新小說(爆炸時期)﹐1975年後(後爆炸時期)轉型期。

1915-1929年間﹐雖然有零星的個人作品市場銷售成功的例子 (阿根廷小說家基拉德斯(Ricardo Güiraldes)的<<塞昆多‧宋布拉先生>> (Don Segundo Sombra)及曾任委內瑞拉總統的小說家羅幕洛‧加葉哥斯(Rómulo Gallegos)的<<芭芭拉夫人>> (Doña Bárbara)﹐大體而言﹐並沒有太多傑出優秀的小說家。此時期文學創作一般稱為『區域文學』(鄉土或叢林文學)。

 

1. 1940年代﹕ 傳統小說與新小說的分水嶺

上述的『區域文學』(鄉土或叢林文學)便是傳統小說(觀察小說)的類型﹐基本特點是民俗采風﹐寫實主義﹐自然主義

等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寫作風格。1926-1932年間傳統小說漸趨式微﹐1929年羅幕洛‧加葉哥斯的<<芭芭拉夫人>> (是波赫士的作品及馬奎斯的<<百年孤寂>>銷售盛況前最暢銷的拉美小說)出版後﹐被視為傳統小說 (土地/鄉土主題小說﹕遠離城市在蠻荒之地創造文明)的結束﹐而此時阿根廷小說家馬葉亞(Eduardo Mallea)﹐阿爾特(Roberto Arlt)及瓜地馬拉小說家阿斯圖里亞斯等人創新風格小說嶄露頭角(1926年阿爾特的作品出版<<憤怒的玩偶>>(El juguete rabioso)﹐1932年阿斯圖里亞斯的<<總統閣下>>(El señor presidente)初稿完成﹐但一直至1946才出版)。

 

新小說掘起的成因﹕

(1)1939年西班牙內戰結束﹐共和政權失敗﹐1940年起大批知識份子流亡拉丁美洲(主要為墨西哥和阿根廷)﹐對拉美文化帶來新衝擊。墨西哥和阿根廷南北兩點也正是拉美文學中小說創作最鼎盛之地(人口眾多及出版事業的發達亦是因素)。爾今這兩國和歐洲的西班牙已成為西語出版連線的鐵三角。

(2)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文化機構﹑出版社的成立﹐新雜誌﹑書籍的出版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新一代讀者的閱讀取向﹐有別於受歐﹑美文化薰陶的老一輩以閱讀英語及其他歐語書籍的選擇﹐以西班牙文撰寫﹐關注本土切身的內在問題及美洲意識追尋的作品成為新的閱讀導向。

(3)直至1930年以來流行的寫實風潮已現疲軟﹐而荒繆主義文學在戲劇的發展遠大於小說的表現﹐因此﹐拉美小說家融合喬伊斯﹐卡夫卡﹐福克納﹐貝克特

等大家精華【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 阿根廷)受吳爾芙﹐卡夫卡的影響﹔歐內堤(Juan Carlos Onetti﹐烏拉圭)﹐魯佛(Juan Rulfo﹐墨西哥)受福克納影響﹔沙特﹑卡謬影響薩巴多(Ernesto Sábato﹐阿根廷)﹔喬伊斯影響柯達薩(Julio Cortázar﹐阿根廷)等】﹐佐以美洲大陸的神秘與神話色彩﹐形成受讀者喜愛的創作題材。

(4) 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前衛主義思潮中在空間及時間的影響最廣最深遠的便是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著重行為﹑夢的解析﹑人格分裂/雙重性格等方面的探討。打破時空的藩籬﹐生死可以齊觀﹐前世今生可以同在等詮釋手法。

 

1940-1950年間﹐新技巧嘗試的小說紛紛出版﹐如歐內堤的<<無人之地>> (

Tierra de nadie1941)﹐<<就在今夜>> (Para esta noche1943)﹐<<短暫的一生>> (La vida breve1950)﹔波赫士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如<<歧路花園>> (El jardín de los senderos que se bifurcan1941)﹐<<虛幻故事>> (Ficciones1943)及<<阿列夫>> (El Aleph1949)﹔阿斯圖里亞斯的<<總統閣下>>﹔雅內茲(Agustín Yáñez﹐墨西哥)的<<水流>> (Al filo del agua1947)﹔薩巴多的<<隧道>>(El túnel1948)﹔卡本迪爾(Alejo Carpentier﹐古巴)的<塵世王國>>(El reino de este mundo1949)等知名作品。新技巧嘗試包括揚棄線性排列組和的時間順序和邏輯思考的模式﹐代以分析人物的心靈精神層面﹐刻劃人的隔閡與孤寂﹐宿命論天意的傳遞﹐解析事實的多重與非理性面﹐以想像的空間取代真實的空間﹐不再一味以第三人稱全知的觀點敘述﹐改以多位敘述者甚至敘述者角色模糊的技巧。

 

  1. 1960﹕爆炸時期(Boom)/拉美新小說躍登國際文壇

  2. 一般所稱拉美文學的『爆炸時期』乃指六O年代的文學旋風﹐其原因為﹕

    (1)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各國文人與知識份子樂見其成﹐咸認卡斯楚的革命成功(推翻巴帝斯達(

    Fulgencio Batista)的軍事獨裁)可以帶動其他拉美國家的改革或革命﹔此外﹐古巴革命的另一項特色便是對文化問題的重視﹐特別創立一個文化機構『美洲之屋』(Casa de las Américas)及以此為名的雜誌﹐舉辦各種研討會﹐文學獎以帶動文學創作風氣﹐因此﹐『美洲之屋』及<<美洲之屋>>雜誌迅速成為文化革命的重鎮與文化宣傳媒體﹐最積極投入的核心人物包括阿根廷的柯達薩﹐墨西哥的福恩特斯(Carlos Fuentes)﹐哥倫比亞的馬奎斯及秘魯的尤薩(Mario Vargas Llosa)。這些作家以文學為發展重點﹐對與其政治立場與理念不相同者未刻意排擠。(卡布列拉‧因凡特1965年便選擇流亡之路)。

    (2)1962年﹕『爆炸時期』(

    Boom﹐景氣)的形成與出版市場也有密切關係。西班牙出版社設法恢復因內戰(1936-1939)而失去的拉丁美洲市場。最佳的方法便是出版拉美作家的作品﹐且在西班牙造勢宣傳﹐再打進拉美市場。首先投入的是巴塞隆納的Seix-Barral (老闆是詩人巴拉爾Carlos Barral)出版社﹐並且專為拉美小說家特別設立一個『圖書文學獎(Biblioteca Breve)以茲鼓勵。1962年尤薩的<<城市與小狗>>(La ciudad y los perros)(英譯<<英雄歲月>> (The time of heros)首先榮獲此獎﹐市場銷售勢如破竹﹐跌破專家眼鏡﹐造成出版界的震撼﹐也激發出版界的雄心﹐咸認遠景可待。例如柯達薩﹐他是第一個作品被重新出版的作家﹐1964年舊作重新付梓﹐一家於1959年成立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出版社﹐兩年多的時間賣出約一百五十萬本。此種一觸即發的轟動﹐無異『爆炸』現象﹐相對地也吸引其他歐﹑美出版社的注意與興趣﹐紛紛跟進﹐透過翻譯或將作品改編成電影﹐拉美小說的聲勢也隨之登上國際舞台。

    (3)魔幻寫實﹕拉美文學的『爆炸時期』﹐新小說的大放異采設定在六O年代﹐除了上述兩個原因﹐另一個便是小說家運用『魔幻寫實』技巧的成熟代表作均在此時期面世。如歐內堤的<<造船廠>>(

    El astillero1961)﹐薩巴多的<<英雄與墳墓>>(Sobre héroes y tumbas1961)﹐卡本迪爾的<<光明時代/啟蒙世紀>>(El siglo de las luces﹐1962)﹐福恩特斯的<<克魯茲之死>>(La muerte de Artemio Cruz﹐1962)﹐柯達薩的<<跳房子>>(Rayuela﹐1963)﹐秘魯阿爾格達斯(José María Arguedas)的<<所有的血>>(Todas las sangres﹐1964)﹐古巴雷薩馬‧利馬的<<天堂樂園>>(Paradiso﹐1966)﹐尤薩的<<青樓>>(La casa verde﹐1966)﹐多諾索的<<無垠之地>>(El lugar sin límites﹐1966)* ﹐馬奎斯的<<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1967)﹐古巴卡布列拉‧因凡特的<<三隻傷心老虎>>(Tres tristes tigres﹐1967)等。這些傑作不僅是彼時的暢銷書﹐迄今也是國際書市的長銷書。

     

    『魔幻寫實』﹕1925年德國藝評家佛朗茨‧羅(

    Franz Roh)詮釋德國後期表現主義的繪畫風格﹐指稱乃是試圖抓住永恆的『新寫實』﹐一種變動又恆常﹐存在出現又消失(如同赫拉克里塔斯和帕美尼德斯兩人的理論)﹐真實與魔幻空間並存的意境﹐而賦予『魔幻寫實』一詞。義大利作家蒙田貝利(Massimo Montempelli)則將『魔幻寫實』引申為超越未來主義的模式* ﹐藉以追尋另一種真實。拉丁美洲方面﹐1948年委內瑞拉小說家烏斯拉‧皮耶德里(Arturo Uslar Pietri)在<<委內瑞拉文學與作家>>一書中用來解說委內瑞拉反寫實規範的小說潮流。此後﹐『魔幻寫實』不逕而走﹐迅速被廣為應用﹐名家相繼出版此類風格作品﹐成為拉美小說的特色標記。在『魔幻寫實』蔚為風尚前﹐1949年古巴小說家卡本迪爾在<<塵世王國>>出版序文中便提出『神奇寫實』一詞﹐解說他的創作特色﹐以示和彼時歐洲流行的思潮有所區別。他寫下﹕『看到海地舊時王宮的廢墟在時光隧道與大自然中存在的驚奇﹐我領悟到美洲本身便是神奇的存在拉美的地理﹐歷史﹐人文便自然散發一種真實的驚喜與神奇』。一般在解讀卡本迪爾的作品時不免先用『神奇寫實』來詮釋﹐即使以『魔幻寫實』來研讀﹐也是相通。

     

    『魔幻寫實』的特色為(1)將真實的歷史與神話融合 (2)將真實的時空與夢幻的意境交錯(3)荒誕與現實為一體兩面﹐皆是真實的呈現。

     

    魔幻寫實若要尋根﹐歐內堤的<<井>>(

    El pozo) (1939年出版)應是『魔幻寫實』新小說的濫觴。 除了『魔幻寫實』﹐另一個通用的文學名詞是『虛幻敘述體』﹕懸疑﹑偵探﹑謀殺等題材亦在此列。若要刻意區分兩者﹐則可解說為﹐『魔幻寫實』表現的是美洲本質﹐將事實以奇特變形重現﹐與原始的美洲神秘色彩結合﹐(此類以阿斯圖里亞斯﹐卡本迪爾﹐阿爾格達斯﹐魯佛﹐馬奎斯等人為代表)。『虛幻敘述體』則是運用作家個人的想像力創造新的表達方式傳遞感觀感受不到的真實面﹐與科學理論相結合﹐如認識論﹐形而上學的永恆不定論(如波赫士﹐柯達薩﹐雷薩馬‧利馬﹐福恩特斯﹐多諾索﹐烏拉圭小說家艾南德茲(Felisberto Hernández)等人)。概括而論﹐阿斯圖里亞斯與波赫士無疑是拉美『魔幻寫實』的宗師﹐尤其波赫士﹐古巴小說家卡布列拉‧因凡特說﹕『今日從事寫作的拉美作家﹐沒有一個人可以自外於波赫士的影響』。

     

    傳統小說與新小說的差異

    1. 傳統小說著重披露社會的不公加以批判﹐新小說更重挖掘人的境遇與問題﹐為人類找尋新的價值觀 (存在主義的思維)。如馬奎斯言﹕『一部好小說就是猜測世界的一個謎語』。

    2. 呈現人性與事實弔詭﹑非理性﹑奧秘的多面向﹐甚或以荒謬詮釋人類存在的意義。

    3. 從觀察摹擬事實的表現手法轉而以象徵涵義詮釋小說意旨。(人名﹐地名等命名的構思﹐馬奎斯稱魯佛(<<佩德羅‧巴拉摩>>)對小說命名的用心最出色。)

    4. 『克里歐由主義』(在拉丁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歐洲人或黑人)﹐傳統鄉土土著文學題材式微﹐阿斯圖里亞斯的新印第安主義(新鄉土文學﹐嵌入神話傳奇異事)興起﹔描寫的地理背景範疇更寬廣。

    5. 懷疑主義與悲觀意識的呈現﹕

      愛的觀念動搖﹐不認為是存在的支柱﹐強調個人的孤寂﹑隔閡﹔死的觀念與價值改變﹐直認為人類生存的世界即是地獄的化身。悲劇收場的情節。

    6. 打破道德的價值觀﹐尤其是宗教和性的禁忌。墨西哥小說家艾利桑多(
    7. Salvador Elizondo)說﹕『世界豐富之處恆常隱藏在人類不為人知的秘密生活的暗處』。

    8. 政治/社會批判﹕對獨裁者的控訴(拉丁美洲共同的歷史沿革)阿斯圖里亞斯的<<總統閣下>>﹐馬奎斯的<<獨裁者的秋天>>(
    9. El otoño del patriarca)﹐魯佛的<<佩德羅‧巴拉摩>>﹐羅亞‧巴斯多斯的<<人之子>>(Hijo de hombre)﹐<<唯我獨尊>>(Yoel supremo)<<檢察官>>(El fiscal)等三部曲﹐卡本迪爾的<<耍手段>>(El recurso de método)﹐卡布列拉‧因凡特的<<和平像戰爭>>(Así en la paz como en la guerra)﹐尤薩的<<大教堂的對話>>(<<酒吧夜話>>)等。

    10. 幽默(嘲諷)與情色--- 藉諷喻揶揄社會現象與人生百態以抒解人類的苦悶。波赫士 的<<阿列夫>>﹐柯達薩的<<跳房子>>﹐馬奎斯<<大媽的葬禮>>(
    11. Los funerales de la Mamá Grande)﹐尤薩的<<城市與小狗>>﹐<<龐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Pantaleón y las visitadoras)等作品。

      ---性與色﹐除了一般性愛的描寫外﹐性行為的分析與描述更露骨。

      ---亂倫﹕如魯佛的<<佩德羅‧巴拉摩>>﹐薩巴多的<<英雄與墳墓>>﹐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同性戀(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尤薩的<<大教堂的對話>>(<<酒巴夜話>>(

      Conversación en la Catedral)﹐多諾索的<<無垠之地>>﹐雷薩馬‧利馬的<<天堂樂園>>﹐普易(Manuel Puig﹐ 阿根廷)的<<蜘蛛女之吻>>(El beso de la mujer araña)等。

      ---肛交﹕古巴薩爾度(

      Severo Sarduy)的<<馬伊特雷亞>>(Maitreya)﹐福恩特斯的<<膚色的變化>>(Cambio de piel)﹐柯達薩的<<馬奴葉之書>>(El libro de Manuel

      ---性虐待﹕艾利桑多的<<法拉貝夫>>(

      Farabeuf

      ---手淫﹕柯達薩的<<獎>>(

      Los premios)﹐尤薩的 <<城市與小狗>>

      ---妓院﹕多諾索的<<無垠之地>>﹐尤薩的<<青樓>>﹐歐內堤的<<與屍為伍>>(

      Juntacadáveres﹐<<屍社>>)﹐作為拉美生活的象徵。

       

      拉美作家並非刻意藉情色題材嘩眾取寵﹐或是預測此種題材必然盛行的趨勢﹐抑或想要彰顯此題材藉以達到

      色情民主化的目的。情色問題的凸顯正是和傳統小說不同的特色﹐它有幾方面的作用﹕薩巴多說﹕性終於透過文學達到形而上的意義﹐傳統行為規範的瓦解與樂觀主義的危機顯示性與孤寂問題的存在﹐藉著肉體達到溝通的功能﹐此種情感交流如同領聖體儀式般神聖。這個銓釋正也是呈現人類心靈孤寂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有透過性達到發覺自我﹐解放自我的目的。墨西哥小說家薩因茲(Gustavo Sáinz)在<<羅伯教父/狼同志>>(Compadre Llobo)中將性化為與一切規範抗衡的手段﹐征服黑夜的壯舉。(黑夜來臨﹐一切陷入荒謬境地﹐所有規範喪失意義﹐無事可為﹔激情盪漾﹐縱慾使性﹐恣意而為是反抗黑夜(/反抗規制)最好的對策)。貪婪縱慾變成抒解壓力的方式及掩飾其他方面無能為力的憑藉。而手淫﹑性暴力的批露則是對頹廢惰落的社會問題的批判﹐影射社會的壓制﹐反應男性的獸性行為與蠻橫。尤薩的<<城市與小狗>>﹐普易的<<蜘蛛女之吻>>皆有此涵意。當然﹐性問題的探討除了是關注人的境遇的新觀點﹐也是承襲傳統中由來已久對社會的抗議怒吼﹐如薩因茲言﹕『我們如果無法挑起社會革命﹐我們就從道德革命著手』。

       

      1975-﹕後爆炸時期

      爆炸時期結束年代為1971年左右﹐主因是卡斯楚上台後﹐為鞏固其政權﹐更行個人軍事獨裁﹐古巴詩人帕迪亞(

      Heberto Padilla)1969年出版詩集<<遊戲之外/退出遊戲>> (Fuera de juego)﹐強烈批判卡斯處政權﹐被擁卡斯楚派視為反革命份子﹐且被迫公開修正其言論悔過輸誠﹐此舉引起歐美諸多知識份子的聲援﹐也有不少不諒解其作為﹐帕迪亞最後流亡美國。而原來的核心人物也不再堅持初衷﹐漸趨解體﹐拉美的『爆炸時期』也跟著平息。

      爆炸時期的作家年齡層不一﹐有的爾今凋零歸塵(波赫士﹑柯達薩﹑魯佛﹑阿斯圖里亞斯﹑卡本迪爾﹑歐內堤﹑雷薩馬‧利馬﹑普易

      等人)﹐其餘仍繼續耕耘* ﹐也繼續主宰拉美文學的走向與市場(馬奎斯﹑尤薩﹑多諾索﹑羅亞‧巴斯多斯﹑卡布列拉‧因凡特﹐但漸脫離魔幻寫實的風格﹐回到寫實的路子。小說結構不若爆炸時期的作品複雜(<<跳房子>>﹐<<三隻傷心老虎>>﹐<<佩德羅‧巴拉摩>>都是結構複雜的典型)。

      以馬奎斯為例﹐<<愛在瘟疫蔓延時>>﹐<<異鄉客>>﹐<<愛與魔鬼>>佈局都比先前作品來的簡潔。報導文學也是作家樂於經營的題材﹐內容仍以追溯歷史和社會事件為主軸。

      後爆炸時期頭角崢嶸的作家如智利的阿言德(

      Isabel Allende)﹐智利的史卡梅達(Antonio Skármeta﹐電影<<郵差>>原著)﹐秘魯的布里西‧艾契尼格(Alfredo Bryce Echenique)﹐哥倫比亞的慕地斯(Álvaro Mutis)﹐ 阿根廷的索利亞諾(Osvaldo Soriano……等。

       

      結語

      臺灣出版界與讀者對拉美文學的喜好與取捨深受美國商業化宣傳及改編小說為電影劇本的潮流影響﹐語言的隔閡也是造成接觸斷層(或接觸不良)的原因。阿言德(<<金色豪門>>原著)和墨西哥的艾絲姬維兒(

      Laura Esquivel﹐<<巧克立情人>>原著作者)是較明顯的兩個例子。

      卡布列拉‧因凡特說﹕『下一個傑出的西語作家將是西班牙人』﹐似乎也道出拉美文學的發展到一個需力求突破的瓶頸。 如多諾索在<<大象葬身之地>>(

      Donde van a morir los elefantes)中隱約期許﹐希盼拉美再創另一個『爆炸時期』。

       

      from http://homepage.ntu.edu.tw/~luisa/speech/realismo_magico.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