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丁永祥

出處/管理雜誌第395期(2007年5月)

近五年來,台灣已發展為全球高價自行車的設計製造重鎮,在台灣所主導的大小自行車展覽會場,不乏國際知名企業穿梭其中,英國Halfords、美國Trek、義大利LAMPA S.P.A、德國Scott,甚至是巴西的Groupo SBF,名門如雲。

五年前的台灣自行車產業,表現並非如此。

2000年的中彰海線地區,隨著業者西進中國,風光了40年的台灣自行車產業遭遇到空洞化危機。廉價的車輛不斷侵蝕台灣市場,業者也加碼投資對岸設廠,自行車維修店在削價過程中逐漸被淘汰,成車大廠如巨大機械、美利達工業等企業面臨轉型關口,而萊禮(Raleigh)、?#92;學社(KHS)等台灣代工的品牌更紛紛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粗製濫造的中國自行車充斥市面,一時業內人心惶惶。

當時台灣自行車的OEM(代工製造)、ODM(代工設計)、OBM(自有品牌設計)中小企業林立,但卻是一個破碎的、分散的產業江湖。

站在生存抉擇的懸崖邊,當時自行車龍頭如巨大、美利達等,開始思考整個產業永續經營的活水源頭在哪裡。整合供應端的力量,正是他們採取的第一步戰略。

巨大與美利達當時各找五家知名的零件廠,合組A-team(自行車產業聯盟),運用成車大廠提供行銷及品牌經驗,配合零件廠協同開發的方式,整合台灣地區的自行車供應鏈體系。

對產業的使命感,讓龍頭企業跳出來,他們在「價值理性」與「交易理性」中尋找平衡點。當然,企業所瞄準的價值選擇,往往注定10年、20年後的發展規模,哪怕是自行車上的一顆螺絲,他們都比別人更崇尚創新,賺了錢懂得繼續投資,更珍惜產業合作的過程,並對各種成敗結果感到謙卑。

整合產業供應鏈形成聚落,只是個開端,從全球化角度來思考,一國產業的興衰,往往繫於能否在市場定位策略中,拔得頭籌。

中國市場龐大、勞力密集,台灣原本中、低價位自行車的生產優勢,很容易就會被取代。

面對中國內資廠的競爭,台資廠迅速切割出自己的定位策略,組裝、烤漆、零件,一項項牢牢抓住技術與品質,中國廠商掌握低價車種的製造生產,台商則掌控全球高價車種的研發需求。

「掌握關鍵零件的製作技術,用創新研發領導成車趨勢,台灣的高價策略,徹底與中國的廉價車種做出區隔,」常年在中國考察當地消費市場的利奇機械公司董事長室特助賴其正,提出他的觀察。

掌握研發技術,只是維繫核心競爭力的方法之一,想要一直跑在浪頭前端,台灣自行車產業的未來,在於能否打入自行車金字塔頂端的消費族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