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南老街』
.懷舊尋夢、希望重生、南管與咖啡 --鹽水『橋南老街』(上)
文/紫秋千
老街的重生,是條漫長的路,但是這條路如果看的到希望,那麼就會有力量繼續走下去。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有〝希望〞,才會有持續的力量。
我在橋南老街,一次一次的拜訪,看到一次一次的改變,讓我感覺這裡的社區總體營造的努力,是有著希望。
還記得第一次去時,志工朋友的熱情介紹,聽到我的一些建議時,直接了當的說,受限於經費,其實大家是蠻無奈的。
當時我就想寫這篇文章了,總希望能幫上一點忙。
為您發表【走過亭仔腳 老街懷舊記事】系列的第5篇--『南瀛第一街,鹽水橋南老街』。
【四月津】
這文本來是要在元宵節前發表,因為提到鹽水,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是蜂炮,但節慶過去,這樣的遊客稀微,不就這是適合拜訪老街的氣氛嗎?
寫文章總需要一點感覺,這半年來,我往返鹽水小鎮不下數十次,有時為了一碗薏麵,一碗豬頭飯,或是想去詩路那看看木棉花開了沒,人們說要木棉開,才算春天來到。
其實當您進入小鎮時,市區最熱鬧的那條中正路也是老街,只是跟台灣許多地方一樣新舊交替,我們姑且不談。
過八角樓後,轉入興隆橋,這裡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也就是您照片看到的這張。
正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鹽水鎮開發之史,早在明朝鄭成功統治時代。
又因鎮內的八掌溪與急水溪流通,沖刷成一個類似新月的三角地帶,而稱『月港』,當時往返台南與嘉義,鹽水是必經之地,貿易的集散地,當年的熱鬧可以想像。
要瞭解鹽水的歷史,除了中山路的『月津文史工作室』外,老街入口的不遠處,『橋南社區遊客中心』,也是遊客入門的好地方,有專人解說。
就像那天雖然是非假日,但社區的志工媽媽依舊相陪到底,一間一間的引領參觀,耐心的介紹,或許這就是一種在地的人情味。
橋南,『興隆橋』以南,是鹽水鎮開發最早的地方,但因為人口外流,而漸漸沒落,甚至在旅遊書裡,這條老街也不太常提起,普遍對鹽水的印象還是薏麵與蜂炮。
最近這幾年,文史工作者漸漸進駐,沉寂久了總會有新生。
【百年打鐵舖】
老街的第一間,六代相傳的百年打鐵老店,〝六代〞這兩個字就夠震撼力了,彷彿就為這條巷子的故事,下了最佳註腳。
第三次去的時候,跟老闆聊了蠻久的,店內也有展示櫃,手工製作的刀雖然比較貴,但對於一種工作的堅持,老師傅打著鐵,那一幕是讓人動容的。
泉利打鐵舖,再多的文字也訴不盡,屬於他們的故事。
我在轉身離去前巧遇一位來這串門子的藝術家,聊到老街的門面第一間,總得有裝飾,忽然大家都有了共識,或許下次您再去時,那牆壁已經多了些彩繪。
【南管、咖啡香】
以前的清平社,現在的社區遊客中心,賣著些鹽水文史的書籍,蜂炮紀念衣服,還有一箱一百的鹽水薏麵,那個手提袋很有老街的味道,送禮也蠻適合的。
走進那木柱支撐的亭仔腳,南管音樂悠揚飄起,我幾乎每次來都可聽到現場演奏版,有時彈著思想起,有時唱著月亮代表我的心,進去裡面看,可是古色古香。
清康熙時期,皇帝賜字『御前清客五少芳閒』,單就是那對太師椅、宮燈、金獅,就可想像當時的風光。
這兒現在也賣著咖啡冷飲,牆壁上也有民初藝旦的生活照片,在社區遊客中心待上一會,似乎也看到鹽水的發展歷史。
同時欣慰的是,現在地方的『南盈社』,也持續的做著傳統音樂的傳承訓練。
.紅磚牆、時光流轉、鐵線橋古道的北段 --鹽水『橋南老街』(下)
在雨季來臨前,我又去了一趟橋南老街。
除了尋找幸福的薏麵道外,也順便把這篇文章給補上,做個鹽水小鎮總結,我總是在城市與城市之間流轉。
離開清平社後往前走,志工媽媽熱情帶路解說著,打開門,來到有間歷史悠久的古厝,需要多花點時間靜心觀察。
紅磚厝、斑駁的牆壁,偶爾有些蜘蛛網,與古老的農具,一景一物都是一段歷史,我被那先人的廚房櫃給吸引住。
老家以前廚房也有這樣的木櫃,貼在地面的四支腳會設有一個裝水的圓溝,可以避免螞蟻爬上來沾甜,後來好像房子翻修幾次,那櫃子已經不知道去了哪裡。
【藝旦風華】
其實從文史發展協會開始,地方的人就很熱情,我感受到一種她們想要把老街的故事給述說出去的渴望,或者說這裡的輝煌歷史是他們的驕傲。
而我這兩篇的文字,其實也是同樣的動機,只是真正的感受還需要親自去拜訪。
我走進了『橋南咖啡屋』,那裡面展示著滿牆的藝旦照片,黑白的老舊,時光的流轉,地方名人黃朝琴的故事,與『水上飄』之間的愛情。
台灣老街大多是在民初與二次大戰之間的聚落形成,而鹽水因為開發的早,也更有人文的累積。
【閩南磚牆】
晚上這裡應該會更漂亮,打上燈光後照在紅磚上,像安平一樣,但目前經費有限,我想晚上這大概還沒開放吧。
紅磚,編竹夾泥牆,每一間都值得品味,這次的造訪多了幾家裝修好的店,有賣咖啡、也有點心、下午茶。
思想起持續彈唱著、打鐵舖的老師父認真的架勢,或許這樣的畫面是一條老街,沒落之後,重新出發的生命力。
【後記】
老街、詩路、八角樓、豬頭飯,更多的鹽水圖片請洽 http://photo.xuite.net/purple.swing/613511
載自南方人文電子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