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歐亞無車行 台灣青年騎出一萬公里探險
本報2007年5月22日台北訊
由來自台灣的Ting(吳懿婷)和紐西蘭的Dr. Olly Powell所共同發起的創世紀跨國活動「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Beijing to Paris Carfree, B2P)」,就要於2007年6月10日從北京出發了。整個活動截止目前為止已經有來自世界各地共20人,包括台灣的8名參加者,將以無車探險的方式,宣示一種更健康、更安全、更有效率以及更永續的交通運輸時代已然來臨。
6月10日當天,12名參加者(台灣8位,大陸2位,紐西蘭及澳洲各1位)將以不使用機動車輛的方式,從北京天安門廣場公路0公里起點出發前往巴黎,預計以4個月的時間,以使用自行車及火車的方式橫跨歐亞大陸,全程將超過1萬公里!發起人Ting 及Olly,還有由參加者組成的GreenWay成員:吳郁娟、浦漢龍與黃信彰,將共同與「台灣地球日電子報」合作進行連線報導,將針對沿途經過近十多個國家的城鎮交通、社會人文與環境生態進行深度觀察與第一手報導。
1907年1月31日,法國Le Martin報上刊登這則消息:「有誰願意在這個夏季,從巴黎開車到北京?」Le Martin想要號召有志人士,從巴黎開車到北京(後考量天候因素,改成從北京到巴黎)。在二十世紀初年,汽車的發明還不到20年,人類對汽車這種笨重機械,又帶點不着邊際的東西還抱持著懷疑的態度;Le Martin報社如此號召,是希望可以改變汽車之於大眾的形象,企圖證明汽車可以帶領人類前往世界任何角落。果然,歐美國家從此展開汽車的時代,更帶動汽車與石油產業的高峰。
一個世紀後,Ting和Olly有感現代人對於交通工具的選擇過於單一,多數更以汽車為主流,再加上Le Martin報的激發,亦想秉持相同精神,號召一場北京到巴黎的「無車」探險活動。Ting表示,這是一場「迎接『行』的新未來」為主題的活動,希望百年 後的「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B2P),將標示著一場更美好的交通時代來臨。Olly指出,二十一世紀,將是發現/或者說重新找回,更好、更安全、更有效 率的交通運輸時代。不使用私家車的生活,將更有效率的使用能源、公共空間,同時減緩溫室效應,降低噪音、空氣污染,形塑更安全可居的社區環境。
事實上,全球的單車數量一直高於汽車;正因為在城市之中,單車所帶來的效益大於汽車,所以自1970年代起,丹麥的哥本哈根市(Copenhagen)開始在城市裡建立無車區域,收回停車場用地,加強公共運輸,型塑歐洲城市發展的典型。巴西的庫里奇巴 (Curitiba)的做法更不需大量經費或大型建設,只是收回原本賦予汽車的部分道路,供公共交通運輸工具使用,以作為提升交通品質的方式,成爲發展中國家的典範。他們發展出,能運輸眾人,�\能與火車、捷運類似,成本卻極低的公車捷運系統 (Bus Rapid Transit)概念更是傳佈到世界各地。
一套完整良善的交通系統,應該由可永續並有效率的能源所支持,除了能讓人人支付得起及易於取得,更能提供安全的環境,提昇公共空間的品質;如此,這個交通 系統方能永續,為後代子孫保留美好的環境。過去,以私人轎車為本位形成的交通運輸系統,獨佔大部份的公共空間、人們開始塞在路上動彈不得、快速而密集的車 輛運輸,更引來無數死傷的車禍;此外,造成更多的健康衛生、空氣污染、噪音與生活品質問題,乃至於影響溫室氣體突增,全球暖化加劇。而今,能源資源短缺現 象,已顯出汽車能源使用的危機。於是,「無車」的概念,更顯重要──不需要消耗過多的能源就能達成同樣的目的,更在交通運輸過程中能夠減少空氣污染,是相 對慢速但也是相對安全的方式,更是人人都可以進行的活動,且經由簡單的交通規劃,可以大量降低城市交通壅塞困境;同時改善空氣污染與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發起人之ㄧ的Ting長期從事翻譯工作,著有《南美浪遊》及《單車浪遊》。在個人第一次長途跨國的單車旅行中結識 Olly,目前兩人一同過著無車生活,實行永續農業(Permaculture)。來自紐西蘭的Olly,一生都過著無車生活,且是反開車文化的積極推動 者。目前在澳洲發明太陽能光電板。Olly則喜愛發明,自己動手DIY。這次Ting和Olly,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所使用的斜躺車,就是由Olly設計 並親手打造的,分別命名為「Toronado」和「風火輪」。
31歲的黃信彰、25歲的浦漢龍以及吳郁娟,組成「綠道小隊(Greenway)」,他們預計從北京出發,經河西走廊進入新疆,再往哈薩克、俄羅斯,繼續 向芬蘭、瑞典騎行,最後南下德國、法國,到終點站巴黎。黃信彰為了騎單車橫跨歐亞大陸,索性把電腦工程師的工作辭去,他認為「工作再找就有,但…這個現在 不去作,以後也不會去作。」騎車經歷豐富的黃信彰,去年才單騎走訪西藏、吳哥窟等地,單車環島已三次,並已考取自行車C級教練,對於單車零件與維修方法皆 有擅長。同行的吳郁娟、浦漢龍,則是首次單車出國的「菜鳥」。浦漢龍受了區繼復推動簡樸生活而感動,住在沒有熱水系統的工寮,篤行著簡樸的生活,不論上學 或工作,甚或外出旅遊,他的交通工具都只有單車一台。綽稱頭頭的郁娟,剛從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畢業,抱持著單純的信念響應B2P,她說越是複雜的 年代,越需要有人用極簡的方式去實踐,然後醞釀�\多未知的影響。
發起人Ting 及Olly,還有由參加者組成的GreenWay成員:吳郁娟、浦漢龍、黃信彰──將與環境資訊協會等合作進行即時的實況報導與心得紀錄,在他們拜訪的城市、鄉鎮與學校,以及山岳或沙漠區域裡,進行對交通、社會人文與環境生態的變化現況的深度觀察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