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掌握六大產業趨勢 你就是未來最搶手的人才
台灣最佳特色大學
台灣許多大學生感嘆,上了四年大學卻沒學到一技之長,出社會做的也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時學校也很憂慮, 因為少子化使得學校面臨倒閉危機。如果學校瞄準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確定自己的特色,就能招募志趣相同的學生,不但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大學也能建立自己的品 牌,還能為國家培養新興產業的人才,創造三贏局面。《今周刊》根據政府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並訪談多位專家與業界代表,精選出台灣最具特色的大學,作為讀 者就學、求職或求才參考。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家長對讀書人這種身分的執著,讓莘莘學子無不以考上大學為首要目標。但目前台灣有一六三所大專校院,大學生人數約達一○二萬人,十年來大學生約增加了三十四萬人,念大學一點都不是問題,但是究竟在大學裡要念什麼?畢業以後又要做什麼?
時序進入五月,考季即將登場,考完之後接著就是選填志願,四、五年級的家長憑著當年聯考和在社會打滾二十餘年的經驗,看到孩子選填大學志願科系,不禁皺起 眉頭,因為很多是自己不熟悉的科系。例如看到「媒體傳達設計系3d動畫設計組」,直覺認為那豈不是整天打電動?其實事實並非如此。而且爸媽眼中傳統的好科 系,未來也不一定還會維持好光景,以至於選填志願往往形成家庭大戰。
定位特色
思考未來社會需要何種人才
全球情勢瞬息萬變,父母應該改變思惟,政府也在積極尋找下一波新興產業。科技產業是台灣的強項,但是半導體、面板等科技產業以外銷導向,容易受景氣影響,因此政府積極尋找下一波新興產業,希望在既有的優勢之下,兼顧外銷和內需市場,又符合環保和健康的全球趨勢。
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為未來國家重點發展領域,包括觀光旅遊、健康醫療照護、綠色能源、文化創意、精緻農業及生物科技,二○一二到一三年內,將新增一兆元 以上的產值,新創至少六十萬人就業機會。也就是說,這些產業一二年產值總共會達到三兆四千億元,總就業人數達到一六六萬人(其中文創產業至一三年)。學生 在選填志願時,若能掌握這六大新興產業相關的科系,有助於未來的職涯發展。
這六大產業其實環環相扣,例如台灣電子和光電產業素有好評,應用在醫療設備上,就屬於醫療照護領域,甚至可以帶動「醫療旅遊」,形成觀光商機。又如農民推廣精緻農業,強調樂活、有機,也可能帶動當地旅遊市場繁榮。
同一時間,台灣人口高齡少子化的問題也愈來愈明顯。依據經建會人口推計,台灣未來十年,十八歲進入大學人口將比目前的三十二萬人少七.三萬人(二三%), 未來二十年則比現在減少十三.六萬人(四二.八%)。為了因應供需失衡的現況,教育部未雨綢繆,縮減大專校院招生名額,各校更不敢掉以輕心,無不苦思吸引 學生就讀的方法,避免被市場淘汰。
現在其實是學校為自己「定位特色」的絕佳時機。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認為決定特色之前,「必須先思考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社會需要哪種人才。大學應該依循 國家發展需要、社會產業需求、學校資源條件等,還可以結合區域產業的特性,來發展學校的特色。」六大新興產業,正好就是以上條件的答案。而且行政院提出 「產業有家,家有產業」計畫,讓台灣各縣市發展適合當地的產業,當地的大學也可以配合國家政策,就近提供專業人才。
善用優勢
強化各大專院校與眾不同之處
以科技大學為例,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李彥儀說:「教育部二○○一年開始推動『補助技專校院建立特色典範計畫』,逐步協助學校找出自我定位。」十年來教育部補 助件數超過一千一百件,金額近七十一億九千萬元,未來希望發展成「一校一特色」,就像講到餐飲就會聯想到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一樣,提到某特色就能立刻與某校 連結。
有歷史傳統的名校,或有地利之便的大學,基本上不愁招募不到學生,現階段危機較小。相形之下,偏遠地區的大學,一定要找出自己的特色。參與大學評鑑的政治 大學英語系教授陳超明指出:「台灣的大學並不會太多,只是缺乏分工。」他認為支撐私校的,只有「地點和知名度」,因此學校如何善用自己的既有優勢,結合當 地的特色,同時強化自己與眾不同之處,像是專賣店一樣,除此一家,別無分號,才能讓學生再遠也會排除萬難來就讀。
例如,澎湖群島被《寂寞星球》雜誌推薦為「全球十大世外桃源」之一,澎湖科技大學就把海洋水產養殖、觀光休閒和風力發電定為發展特色。
澎科大以海上箱網養殖為基礎,發展海鱺、海葡萄、珊瑚礁觀賞魚等養殖技術,產學合作的成果並技術移轉給業者,食品科學系並協助開發水產品,天和生物公司就 是澎科大輔導的廠商。澎科大指出,水產養殖系的畢業生由於有豐富經驗,畢業後可以到水產種苗繁殖場、生技或水產貿易等公司任職。
另外,澎湖風強少雨,澎科大校園內設立了風能公園測試中心,並且要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協助下,成立風能發電認證中心。未來五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將投入八十一億元,打造澎湖成為低碳島,將促使澎科大更積極發展綠能研發。
擁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學校,因為長久以來讓民眾耳熟能詳,也容易成為特色...【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752期】
6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人才需求
生物科技
強化中游法人單位研發能量、籌組大型生技基金、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
1.產值:2013年整體產值倍增至2600億元。
2.創造就業:5萬人
3.投資:2013年帶動生技產業民間投資金額每年至少540億元。
健康醫療照護
提升醫療服務效率與品質,促進國民健康,打造台灣醫療服務品牌。
1.產值:2012年整體增加3464億元。
2.創造就業:相關就業機會至2012年增加31萬人(直接24萬人,間接7萬人)。
3.投資:政府4年增加投資總額864億元。
觀光旅遊
打造台灣為東亞觀光交流轉運中心及國際觀光重要旅遊目的地。
1.產值:2012年創造整體觀光收入5500億元。
2.創造就業:就業人口達40萬人次(包含間接就業人口27萬人次)。
3.投資:吸引民間投資2000億元。
文化創意
推動數位內容、設計、電視、電影、流行音樂及工藝等六大旗艦產業,使台灣成為亞太文創產業匯流中心。
1.產值:2013年六項旗艦產業總產值突破1兆元。
2.創造就業:創造20萬就業人口。
3.投資:運用國發基金等336億元,預計可引進18億元民間資金。
綠色能源
使台灣成為全球最大led光源模組供應國,全球前3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
1.產值:由2008年1603億元提高至2015年的1兆1580億元
2.創造就業:2015年達到11萬5800人。
3.投資:帶動民間投資2000億元以上。
精緻農業
從生產朝向生活產業發展,有本土農市也有世界級的蘭花產業。
1.產值:2012年整體產值達1349億元。
2.創造就業:四年創造約5萬3000個就業機會。
3.投資:政府在2012年為止的4年內預計投入經費242億元。
(特色大學將以系列方式在未來四期陸續刊出。)
■《今周刊》752期
台灣最佳特色大學
台灣許多大學生感嘆,上了四年大學卻沒學到一技之長,出社會做的也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時學校也很憂慮, 因為少子化使得學校面臨倒閉危機。如果學校瞄準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確定自己的特色,就能招募志趣相同的學生,不但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大學也能建立自己的品 牌,還能為國家培養新興產業的人才,創造三贏局面。《今周刊》根據政府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並訪談多位專家與業界代表,精選出台灣最具特色的大學,作為讀 者就學、求職或求才參考。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家長對讀書人這種身分的執著,讓莘莘學子無不以考上大學為首要目標。但目前台灣有一六三所大專校院,大學生人數約達一○二萬人,十年來大學生約增加了三十四萬人,念大學一點都不是問題,但是究竟在大學裡要念什麼?畢業以後又要做什麼?
時序進入五月,考季即將登場,考完之後接著就是選填志願,四、五年級的家長憑著當年聯考和在社會打滾二十餘年的經驗,看到孩子選填大學志願科系,不禁皺起 眉頭,因為很多是自己不熟悉的科系。例如看到「媒體傳達設計系3d動畫設計組」,直覺認為那豈不是整天打電動?其實事實並非如此。而且爸媽眼中傳統的好科 系,未來也不一定還會維持好光景,以至於選填志願往往形成家庭大戰。
定位特色
思考未來社會需要何種人才
全球情勢瞬息萬變,父母應該改變思惟,政府也在積極尋找下一波新興產業。科技產業是台灣的強項,但是半導體、面板等科技產業以外銷導向,容易受景氣影響,因此政府積極尋找下一波新興產業,希望在既有的優勢之下,兼顧外銷和內需市場,又符合環保和健康的全球趨勢。
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為未來國家重點發展領域,包括觀光旅遊、健康醫療照護、綠色能源、文化創意、精緻農業及生物科技,二○一二到一三年內,將新增一兆元 以上的產值,新創至少六十萬人就業機會。也就是說,這些產業一二年產值總共會達到三兆四千億元,總就業人數達到一六六萬人(其中文創產業至一三年)。學生 在選填志願時,若能掌握這六大新興產業相關的科系,有助於未來的職涯發展。
這六大產業其實環環相扣,例如台灣電子和光電產業素有好評,應用在醫療設備上,就屬於醫療照護領域,甚至可以帶動「醫療旅遊」,形成觀光商機。又如農民推廣精緻農業,強調樂活、有機,也可能帶動當地旅遊市場繁榮。
同一時間,台灣人口高齡少子化的問題也愈來愈明顯。依據經建會人口推計,台灣未來十年,十八歲進入大學人口將比目前的三十二萬人少七.三萬人(二三%), 未來二十年則比現在減少十三.六萬人(四二.八%)。為了因應供需失衡的現況,教育部未雨綢繆,縮減大專校院招生名額,各校更不敢掉以輕心,無不苦思吸引 學生就讀的方法,避免被市場淘汰。
現在其實是學校為自己「定位特色」的絕佳時機。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認為決定特色之前,「必須先思考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社會需要哪種人才。大學應該依循 國家發展需要、社會產業需求、學校資源條件等,還可以結合區域產業的特性,來發展學校的特色。」六大新興產業,正好就是以上條件的答案。而且行政院提出 「產業有家,家有產業」計畫,讓台灣各縣市發展適合當地的產業,當地的大學也可以配合國家政策,就近提供專業人才。
善用優勢
強化各大專院校與眾不同之處
以科技大學為例,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李彥儀說:「教育部二○○一年開始推動『補助技專校院建立特色典範計畫』,逐步協助學校找出自我定位。」十年來教育部補 助件數超過一千一百件,金額近七十一億九千萬元,未來希望發展成「一校一特色」,就像講到餐飲就會聯想到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一樣,提到某特色就能立刻與某校 連結。
有歷史傳統的名校,或有地利之便的大學,基本上不愁招募不到學生,現階段危機較小。相形之下,偏遠地區的大學,一定要找出自己的特色。參與大學評鑑的政治 大學英語系教授陳超明指出:「台灣的大學並不會太多,只是缺乏分工。」他認為支撐私校的,只有「地點和知名度」,因此學校如何善用自己的既有優勢,結合當 地的特色,同時強化自己與眾不同之處,像是專賣店一樣,除此一家,別無分號,才能讓學生再遠也會排除萬難來就讀。
例如,澎湖群島被《寂寞星球》雜誌推薦為「全球十大世外桃源」之一,澎湖科技大學就把海洋水產養殖、觀光休閒和風力發電定為發展特色。
澎科大以海上箱網養殖為基礎,發展海鱺、海葡萄、珊瑚礁觀賞魚等養殖技術,產學合作的成果並技術移轉給業者,食品科學系並協助開發水產品,天和生物公司就 是澎科大輔導的廠商。澎科大指出,水產養殖系的畢業生由於有豐富經驗,畢業後可以到水產種苗繁殖場、生技或水產貿易等公司任職。
另外,澎湖風強少雨,澎科大校園內設立了風能公園測試中心,並且要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協助下,成立風能發電認證中心。未來五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將投入八十一億元,打造澎湖成為低碳島,將促使澎科大更積極發展綠能研發。
擁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學校,因為長久以來讓民眾耳熟能詳,也容易成為特色...【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752期】
6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人才需求
生物科技
強化中游法人單位研發能量、籌組大型生技基金、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
1.產值:2013年整體產值倍增至2600億元。
2.創造就業:5萬人
3.投資:2013年帶動生技產業民間投資金額每年至少540億元。
健康醫療照護
提升醫療服務效率與品質,促進國民健康,打造台灣醫療服務品牌。
1.產值:2012年整體增加3464億元。
2.創造就業:相關就業機會至2012年增加31萬人(直接24萬人,間接7萬人)。
3.投資:政府4年增加投資總額864億元。
觀光旅遊
打造台灣為東亞觀光交流轉運中心及國際觀光重要旅遊目的地。
1.產值:2012年創造整體觀光收入5500億元。
2.創造就業:就業人口達40萬人次(包含間接就業人口27萬人次)。
3.投資:吸引民間投資2000億元。
文化創意
推動數位內容、設計、電視、電影、流行音樂及工藝等六大旗艦產業,使台灣成為亞太文創產業匯流中心。
1.產值:2013年六項旗艦產業總產值突破1兆元。
2.創造就業:創造20萬就業人口。
3.投資:運用國發基金等336億元,預計可引進18億元民間資金。
綠色能源
使台灣成為全球最大led光源模組供應國,全球前3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
1.產值:由2008年1603億元提高至2015年的1兆1580億元
2.創造就業:2015年達到11萬5800人。
3.投資:帶動民間投資2000億元以上。
精緻農業
從生產朝向生活產業發展,有本土農市也有世界級的蘭花產業。
1.產值:2012年整體產值達1349億元。
2.創造就業:四年創造約5萬3000個就業機會。
3.投資:政府在2012年為止的4年內預計投入經費242億元。
(特色大學將以系列方式在未來四期陸續刊出。)
■《今周刊》752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