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種有色眼光觀想世界

  • 2009-05-16
  • 工商時報
  • 【本報訊】

     ◎嘗試套用3種理論

     思考重點:作用與反作用、慣性定律及攲器原理,透過這3種理論思考,讓事物易於整理。思考問題時,可以套用1種思考方式的原則,做為切入問題的頭緒;進一步延伸,可以試著將套用的原則增加到3種。

     人類無論在理智或精神上都充滿缺陷,常常無法持續集中思考同一個問題。若是沒有任何憑藉,縈繞在腦海中的都是不著邊際或固定模式的想法。若要去除這種缺陷,讓問題更容易思考,至少需要3種原則。

     姑且用3種理論稱之。選舉或政治派系鬥爭這類問題,以動生反動理論思考,從發現一個現象,就能預測到必定會伴隨著反作用產生。

     第二種理論是慣性定律,也就是牛頓的運動定律之一:「物體靜止或保持等速直線運動時,除非受到外力影響,否則狀態不變。」假設有某項龐大的開發計畫實施,眾多審議會及部會都參與。這項計畫一旦啟動,需要多付出數倍的力量才能夠攔阻;若沒有相當覺悟,無法辦到。

     最後的理論是攲器原理。將水一點一點地注入竹筒,水積到一定程度,水的重量會讓竹筒傾斜,讓水流出。這個裝置原本用來驅趕鳥獸。套用這項原理也可觀察社會問題,諸如景氣國際情勢等,由竹筒裡的水量和累積速度,就能慢慢看準時機,知道局勢差不多要變了,甚至徹底翻盤。

     舉例說,泡沫經濟全盛期,日本沉醉在一路長紅的好景中,許多銀行相信飆升的土地價值,全力投注在抵押借貸的競賽,但也有銀行察覺情況不對,被取笑成「靜觀銀行」的靜岡銀行,藉由攲器原理,察覺到竹筒已積滿水的狀況,堅持不參加抵押借貸的競賽。後來,隨著經濟泡沫破滅,許多銀行只得整併自保,日本全國也開始了「消逝的10年」。

     無論看待任何問題,套用這3種理論仔細推敲,定能有條理地做出各種預測。

     ◎效率重質不重量

     思考重點:日本的生存之道在於脫離近代性質的「質性效率」,而非近代性質的「量性效率」。日本率先世界各國一步,正面臨這種轉換期。對於今後的事物觀點及思考方法,應該秉持這樣的看法。

     日本懷有先見之明的前賢,如西鄉隆盛、松下幸之助等人都思考過:「維持真正效率的要素是什麼?」如果無法找出答案,就無法獲得真正的效率主義。

     美國單調的效率主義是由一整片大平原上發展出來的,相較下,充滿山陵河谷地形的日本,陷入非常缺乏效率的處境。而且,日本境內多火山,一旦想要憑藉主義、主張排除某項原理,招致的反對、反作用如同火山爆發一樣激烈。要挑戰一國的國體與國民性,原本就是最欠缺效率的事。

     日本人是極為奇異的民族。看日本的物理、自然條件就能明白。日本的陸地面積占全球面積的0.1%,但是日本火山爆發次數就占全球的 20%。由於是火山國,日本經常發生地震,也擁有許多溫泉。日本的水是軟水,含鈣量十分低,據說就是因為缺鈣,造成日本人性急的個性。日本人骨質疏鬆是不 爭事實。

     此外,遠從繩文時代開始,長達1萬年以上,日本民族都是吃果實生活,因為一到冬天,獵物就消失無蹤。所以在日本料理中,常可見醃製食品,或是僅使用蔬菜調理的餐點。

     但是,日本自戰後一路走來,所持想法卻是「與世界各國完全相同」。而且,在漫長的高度成長期下,一昧全力衝刺,原本堅毅不拔的精神變得疲弱乏力,整個民族處在嚴重累積疲憊的狀態。最近,愈來愈少日本人打從心底想要變得更為富裕、工作更上一層樓,許多人只想稍事休息。

     因此對於現今的日本,不能再依賴直來直往的「量性效率」。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效率已讓人厭倦。日本人開始尋找、創造優質東西。確實講求實際品質。一旦追求真正的效率,所謂專家手藝、小而美主義等想法,都會走向提升品質的層次。

     今後將是日本具有歷史意義的「質性效率」時代。以企業為例,就是針對資產平衡進行劃時代的改良,或是提升公司獨有的技術,總之就是力圖做到與眾不同,製造其他公司沒有的商品,不要一心只想製造更為暢銷的商品。

     ◎眾人皆信者更值得存疑

     思考重點:自由、平等、和平、民主,這些是迫使戰後日本人停止思考的4個詞語。了解這些詞語內涵,脫離這些詞語束縛,才能夠運用自己的頭腦思考。

     詞語是思考時的重要工具。碰到新的詞語時,必須冷靜分辨其中蘊含的資訊、感情及概念。詞語之中,有些看起來就有問題,似乎不能相信;有些語彙則是一見之下,就讓人為之陶醉,彷彿戀人的情書一樣。

     乍看動人的詞語往往會誘使人們停止思考。只要看了字面意思,就毫不懷疑地視為真理。殊不知,其中隱含陷阱。人們常說「動人的玫瑰帶刺」,動人的詞語經常也帶著「刺」。隨時保持警戒、懷疑,也是重要思考方法之一。

     戰後,日本教育的骨幹替換成了民主主義教育,戰前的教育則被斥為「滅私奉公」的錯誤。但是,在民主主義上頭套上「戰後」2字,成了「戰後民主主義」後,似乎開始散發出令人質疑的氛圍。

     「所謂戰後,指的是什麼意思?」此時我的定義是,日本依照自行解釋,將戰後變成獨斷獨行的時代,對於外來不同性質事物,毫不理解,照單全收,導致今日混亂局面。

     「父母不 限制孩子」、「公司除了契約關係外,不過問員工的事」、「政府不束縛企業」,要保持這種關係,前提是獨立的個人或組織必須負起相應責任。然而,日本人接受 了戰後民主主義的教育,卻將自由的概念解釋為:「只要不對他人造成困惑,做任何事都沒關係。」原本日本社會還曾有法官因為嚴守法律,不買來路不明的米糧而 餓死,但經過50年後,居然出現法官與女國中生進行性交易的情形。

     現在,戰後教育的第二代,年紀差不多20至40歲世代,根本的道德觀已經淪喪,例如:美其名為「援助交際」的實際賣春行為,在日本之盛行舉世罕見,甚至逐漸得到社會認同。

     活力門的老闆堀江貴文就是一個例子,沒有責任感的企業家大言不慚地宣稱:「賺錢有什麼不對!」企圖遊走在法律邊緣。這些企業家看似頌揚自由,但是自由一旦背離社會道德與責任,根本稱不上真正的自由。

     平等一詞也是如此。國立大學曾經是窮苦學生獲得救贖的一扇大門,如今卻聽說家裡有錢就能入學,讓人不禁懷疑,「機會的平等」是否已消逝無蹤?

     針對讓人無條件深信、聽起來順耳的動人詞語,要試著培養質疑的習慣。遇到這類詞語時,抄到筆記本上,作成清單,思考記下的詞語之間有什麼共同處,就能了解何謂原創思考。

     ◎全體一致通過大有問題

     思考重點:透過問卷調查展現壓倒性的數據,這種思考方式最危險。猶太人的社會裡,認為全體一致就是所有人都沒有用心思考的證據。這個想法可是攸關存活的重要教誨。

     這是猶太人為了生存而學到的重大歷史教訓。決定任何事情時,全體一致通過的決定就無效,必須重頭討論,因為猶太人認為,根本不可能有所謂全體一致,即使有,也就代表已經沒有人在認真思考。

     我深刻地認為,今後不能再將國民性或文化差異當成理由,務必要學到這種思考方法,了解這種思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訓。

     在這種思考方法下,民主主義代名詞之一的多數決定制,也被認為是當下「被迫做出的暫定妥協」。所有人抱持著同一意見,可說是相當危險的狀態。一旦意見出錯或扭曲,將導致全體一同毀滅。

     這種情況就像是東京單極集中化造成的弊病。在東京,所有事物都濃縮集中在狹小區域,掌握資訊的人如同嗡嗡飛舞的蜜蜂,用盡各種方法飛往各處,散播相同資訊。如同病毒傳遞,聽說的人就變成資訊的感染源。轉眼間,各個角落充斥著相同資訊,所有人異口同聲說著同樣結論。

     這樣的資訊從業界流出,逐漸傳播到政界、國家智庫、大眾媒體,以及其他場所。如此一來,即使是最初存疑的資訊,由於短期內不斷重複聽到,於是產生誤解:「這麼多人講的都一樣,一定沒錯。」有時就深信聽到的資訊是正確無誤。

     現在這種狀態在東京輕易可見。我平常居住京都,更能清楚發覺這種異常的資訊傳播方式。尤其是這個時代,社會提倡資訊化,所有事情轉瞬間流動改變,如果認為許多人說的事情就是正確,招致危險錯誤的機率反而高。

     眾人一致的結論不見得正確,重要的是了解這類結論可能是一個危險信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